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19世纪杰出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以其思想性、艺术性近乎完美的谐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红字》在国内的译介历史长,译本多,但《红字》的翻译研究却不多见,对《红字》语言特征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更是缺乏。《红字》较为突出的一个语言特征是“双重性”:表层意义之下有深一层的意义,或是表层形式在内容意义之外具有特殊的意味。《红字》中,双重性这一特征在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而在翻译中如何兼顾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兼顾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是一个难点。为此本文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层面讨论《红字》语言的双重性特征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本文分三章讨论《红字》语言双重性特征的翻译。第一章语义的双重性主要在语义层面上讨论语言双重性特征,即在叙述话语表层之下隐含着作者的主观意向和创作意图,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将这一现象归纳为三类:主客观互现、褒贬并存和象征性描述。第一类主客观互现是指作者利用情态词、评价语、矛盾对照在看似客观的话语中隐秘地传达他的主观意向;第二类褒贬并存是指作者利用超常搭配、矛盾对照、双重否定、褒贬两可的语汇在话语中表达他褒贬双重态度;第三类象征性描述是指话语中蕴含着象征意义,或象征主题,或象征人物心理。第二章语用的双重性主要在语用层面上讨论语言双重性特征,即在人物话语表层之下隐含着的人物意图、态度、心理、逻辑,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将从三个角度来论述这一现象:话语的双重指向、话语的言外之意与话语的隐性衔接。话语的双重指向是指话语因为受众多元而隐含着双重指向,或分别指向主客观世界,或分别指向两个受话人。话语的言外之意是指话语中隐含的人物态度或意图。话语的隐性衔接是指话语因按照人物心理逻辑或神学逻辑谋篇布局而出现的衔接隐含。第三章句法的双重性主要讨论了《红字》的句法在内容意义之外所包含的形式意义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归纳了三种句法的形式意义:句首成分包含情感意义,句子切分包含风格意义,句子序列包含美学意义。本文通过译本比较,总结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对于语义层面上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可通过兼具主客观表述功能或是褒贬两可语词的选用,名词短语改译为形容词,表象义附以情感义等手段,在译文中呈现出多元解读的可能。对于语用层面上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可通过模糊处理,语境效果的优化,前景化衔接成分的保留,语篇重构等手段,使读者获得解读隐含义的线索。对于句法层面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应保留具有表情功能的句首成分,原句的高密度切分以及原句的序列特征,从而传达出句法的另一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