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25年朱自清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就与文学教育产生了不解之缘。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管理及学术研究,加上担任中文系主任的实践经验,使朱自清的大学文学教育既有时代烙印,也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先进的中文系课程理念、严谨的讲义编写原则、成熟的文学教育思想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朱自清的大学文学教育,以朱自清的大学文学教育实践为背景,深入分析朱自清的讲义内容,探讨朱自清的文学教育思想,并总结朱自清大学文学教育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对朱自清的大学文学教育实践进行简单梳理,为后文的分析研究奠定基础。本章首先分析了朱自清从事大学文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即他自身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学积淀;其次集中从教学经验、社团活动、“教研统一”三个角度分析朱自清的教师形成经验;最后重点论述朱自清开设的文学课程,即文学教育开展的核心。第二章以《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和《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这两本讲义为例,通过梳理课程标准与讲义内容、讲义内容与教学实践、章节框架与内在逻辑之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文学教育历史场景。第三章主要阐述朱自清的大学文学教育思想。他的文学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养成阅读习惯的阅读教学观;注重培养通才的通才教育观;强调塑造健全人格的人格教育观;追求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学教育观。这些观念共同构成朱自清大学文学教育思想的骨架,其思想的有益成分对当今文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四章着重探讨朱自清大学文学教育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他的教育实践对文学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课程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术理念,推动了文学教育走向现代化,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对解决当前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