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和形成关键品格及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加快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表明了核心素养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我国紧跟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规划。而要想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就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具体学科中进行实践。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案。具体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尚未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部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进行数字化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数字化学习的认识不够;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懂得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但仍需提高信息社会责任感。其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设计要素进行分析;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启示;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从教学计划、教学行动、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这四方面进行设计,呈现出教学设计框架。再次,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本文共进行三轮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改进,然后将修改过的方案应用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通过第一轮行动研究发现,部分教学活动的形式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改进,并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进行实施;通过第二轮行动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针对该问题优化教学过程,增加了“分析问题,形成方案”这一环节,并将修改过的方案应用到第三轮行动研究中;通过第三轮行动研究发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小组同学有效地进行交流,学习效果较好。最后,采用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可以说,本研究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行动研究法具有普遍性参考意义,通过三轮行动研究,能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师探索、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参考;通过Python语言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Python语言是比较适合培养高中生思维的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选取Python语言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把抽象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的周期较短,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细致、深入,研究成果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