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内网连通IPv6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很多问题已经出现,比如说IPv4地址的短缺,严重阻碍了IP网络的发展,成为了这些问题中急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NAT服务和IPv6协议。IPv6协议不仅有高达128位的地址空间,而且针对IPv4协议暴露的很多问题加以修正和改善,如IPsec和移动性等问题。NAT服务允许内网计算机使用私有IPv4地址,内网计算机对外部网络的表现是一个IPv4或少数几个IPv4地址,NAT只能延缓IPv4耗尽的速度,并不能解决地址严重短缺的问题。随着Intemet的发展,IPv4地址将逐步耗尽,IPv6网络将走向实用,CERNET2的纯IPv6网络已经部署完毕并投入使用,而已有的网络服务和应用人部分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IPv4网络节点和IPv6网络节点互联的需要,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通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NAT的存在,阻碍了内网计算机使用IPv6连接到外部IPv6网络,如何使NAT内网计算机能够使用IPv6成为过渡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的过渡技术有隧道技术,双栈技术,SIlT及IVI,但是针对NAT内网计算机连通IPv6网络的却不多。本文在对SIlT,NAT-PT和IVI等过渡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内网IPv4地址映射IPv6地址的方法和IPv6前缀替换的方法,使得内网计算机在不能够获取IPv6全局单播地址和能够获取未授权的全局单播地址的情况下连接到外部IPv6节点。当前大部分计算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统,Windows系统在获取IPv6地址时候的不规则性不方便管理IPv6地址;且用户可以随意添加IPv6地址。如何有效的管理内网计算机的IPv6地址,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内网计算机不能够获取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情况,本文使用了一种通过IPv4地址映射到对应IPv6地址的方案实现地址申请的有效管理;而对于内网计算机能够获取未授权的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情况,由于Windows系统获取IPv6地址的不规则性,不能很有效的管理内网计算机IPv6地址,通过利用一个可控的授权的全局单播IPv6地址替换源地址,使得内网计算机能够访问外部IPv6网络。在NAT服务器上通过有状态的获取授权的IPv6地址,能够实现IPv6地址和内网计算机的一一对应,经过在NAT服务器上的部署,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实现信息传播与共享的重要平台。随着用户聚集规模不断膨胀,社交网络已经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将这些影响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针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数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想要一次性获得所有的数据作为机器学习算法需要的训练样本是很困难的,有时
为了有效规范部队办公流程、提高办公质量,对所属人员和武器装备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和控制,在全面推进部队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部队积极借鉴网络信息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密码学成为保护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公钥密码体制更是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天然气因其安全可靠、洁净环保的优点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城市用气规模不断扩大,燃气管网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对燃气管网的建设、维护、调峰以及储气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
在当前的各类视频编码标准中,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一直都是视频编码的核心技术。一方面,运动估计的准确性是衡量图像是否失真的关键,准确性越高,图像的失真率就越低,视频图像
随车起重机作为综合起重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起重运输设备,已经逐渐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和接纳。由于液压系统是随车起重机工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支腿机构在工作中用以支撑起重机的全部重量,它的稳定性关系到起吊物体过程的安全可靠,因此本文重点对支腿液压回路进行研究与优化。本文以某SQ5型随车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对起重机起升回路、伸缩回路、回转回路和支腿回路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并通过计算确定其主要元件参
随着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图形学中的仿真算法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牛顿力学的仿真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仿真系统中,包括游戏、电影、医疗
带时间约束条件的弧路径问题属于带容量限制弧路径优化问题(CARP)的一个扩展,在CARP的基础上对某些关键路径做出了时间限制,这种扩展有着实际的应用意义,比如在某些城市主干道中只
人脸识别技术在电子商务、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几十年来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脸图像是在不受控环境下获取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