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颅神经疾患,特征是面部短暂的电击样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两次发作间歇期疼痛不显。轻微刺激如洗脸、刷牙等常为其诱因,单侧多发,右侧第二支最多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三叉神经入脑干处(Root Entry Zone,REZ)的血管压迫有关[1],即血管压迫和脱髓鞘改变学说。最常见的责任血管是小脑上动脉。骨性压迫学说、肿瘤压迫学说、过敏反应学说、微量元素缺乏学说等病因也被部分学者认可。TN有多种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首选口服药,药物治疗初期疗效显著,但很难治愈TN,且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治疗后期往往出现疗效不佳或患者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此时推荐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等外科治疗。TN的外科治疗主要有对三叉神经无损伤的MVD及有损伤的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三叉神经感觉支切断术等三叉神经毁损术。然而,部分患者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未发现REZ区有血管压迫的存在,MVD疗效往往欠佳;另外,部分患者在MVD术后出现复发。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或复发,如何治疗这类患者是目前临床难题。文献中有使用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成功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报道,有学者提出可尝试使用该方法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建议。本研究将对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过正规药物治疗无效、MVD或毁损术后复发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0.1g)+25%硫酸镁注射液5ml(1.25g)静脉滴注1小时,每周一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决定治疗次数,一般连续1-4次。静脉滴注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测至少3-4小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急促、膝反射异常等利多卡因和硫酸镁相关不良反应。指定与本研究无关护理人员,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疼痛情况进行单盲评估。全部病例最少随访至治疗后四个月,主要通过电话回访及门诊复诊来获得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统计治疗前后各个评估点NRS值和总有效率,其中NRS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比较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评估点NRS值及总有效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共纳入26例患者,其中MVD术后复发14例,三叉神经毁损术后复发1例,药物治疗无效11例。治疗前NRS评分为(8.88±0.62)分,治疗后1周(5.62±1.80)分,2周(2.84±1.42)分,4周(2.53±1.83)分,2月(2.73±1.86)分,4月(2.77±1.83)分,末次随访(3.82±2.14)分。治疗后4周NRS评分降至最低,之后NRS评分在较低水平上下轻微波动,末次随访稍有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9.20%、92.30%、84.60%、84.60%、80.80%、61.50%,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在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过程中,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无明显气短、膝反射异常等利多卡因和硫酸镁相关不良反应。2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9.7(8~35)月。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滴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无痛苦,联合用药疗程短,同时硫酸镁和利多卡因注射液为常规用药,易获得且不受限制。不易产生耐药性,重复使用仍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为TN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