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贮量相关论文
概述了木质林产品的概念与适用范围,对IPCC缺省法、贮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这4种木质林产品碳贮量的核算方法进行了阐述,......
基于上海市区航片数字化、代表性样地群落调查、优势树种生理参数测定和CITYgreen模型软件,对上海城市森林固碳能力进行评估,并探......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碳含量,总结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方法,以期对......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是一种具有入侵性的多年生有毒杂草。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瑞香狼毒不断增殖、扩展。目前,其在......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可定期对大样本森林资源进行普查,较为准确的放映大尺度森林资源状况。因此通过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大......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广泛的分布面积,最高的生物生产力和最大的生物量积累。森林吸收CO2,并具有长期保存能力,在调节......
通过对临安青山16年生杉木人工林在干扰树间伐前后的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对比分析间伐前和3年后间伐林分与对照林分的林分生长、林......
森林是生物圈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近......
依据2012年的浏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资料,分别利用了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以及非蓄积量的方法估算了浏阳市的森林植被生......
森林植物在全球碳平衡及潜在的碳贮存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是森林与全球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有机载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因此,如何控制......
毛竹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种植面积占全国竹林面积的70%左右,并且近年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地球的温室......
本文以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测树学方法,研究了植物活体、凋落物及粗死木质残体的生物量、含碳量与碳贮量。主要结论如下:(......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粗死木质残体(Coarsewoodydebris,CWD)不仅能够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境,维持森林结构,而且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不可忽......
[目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受到重视,保护现有人工林碳贮量以及开展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已成为改善林分结构......
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森林作为陆地主要生态系统,在缓解CO2浓度增加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天然林资源的减少,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人工林的碳汇功能也越......
本文以2013年安仁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中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为依据,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仁县乔木林......
碳循环研究是日前环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而碳循环的研究首先是碳贮量和碳通量,近年来大尺......
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10年生不同杨树无性系(S3804,S372,S3239,ST1,S3801,S3201,S3261,ST2),不同林分密度(4年......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二氧化碳及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
在全球变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石漠化作为一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也越来越认可和重视生......
以26龄马尾松纯林、50龄马尾松纯林、26龄红椎纯林、马尾松与红椎同龄混交林和马尾松与红椎异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网格样......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在维持长期和短期碳库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加强人工林的碳吸存能力已被认为是减缓......
通过林分样地调查 ,采用收割法测定标准木各器官生物量 ,并建立生物量相对模型 ,利用模型和样地及树干解析资料 ,推算出青海云杉林......
对杉木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碳含量进行了动态观测 ,对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公式进行了探讨与推算 .结果表明 :杉木不同器官中......
期刊
基于61个土壤剖面的数据,分析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4种自然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地灌木草丛)和4......
[目的]研究不同(蝼)土剖面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贮量以及不同组分有机碳在0~20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方法]以陕西杨凌(蝼)土为对象,采集......
根据目前森林碳贮量的流行计算方法和西双版纳州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以乡镇为尺度,估算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的碳密度......
气候变暖及应对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森林植被碳汇定量化评估是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的重要方面。安徽池州......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按主要优势树种和分布面积将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划分为马尾松针叶林、栎类混交林、灌木林等11种主要......
利用标准样方法对19a生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在50.92%-54.38%波......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因此,如何控制二......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
基于“八五”期间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结合经典的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物量碳密度和碳贮......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地苦竹林碳素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苦竹不同器官碳素密度波动在0.348498-0.51863gC^0/g,......
研究了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3个主要次生演替类型(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旱冬瓜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和碳贮量特征.结果表明:哀......
对32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碳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楠木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74.33t·hm^-2,其中乔木层......
对豫南18 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层切割法和相对生长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和林下......
对退耕还林5年生的桦木林生物量、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桦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在0.4519~0.5137gC·g^-......
米老排是我国南方速生用材树种,研究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碳贮量与碳分配的规律,可为评价米老排人工林的固碳能力与......
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四川省2007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计测了四川森林总碳量和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四川森林总碳量629.76Tg,平......
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库(2000~2010)和二类调查数据库(1976~2006)为基础,研究了贵州省云南松林分结构与碳贮量动态变化。我省......
对32年生擎天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擎天树不同器官碳素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福建选择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进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率、碳贮量和年净固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