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科学家H.N.yquistand S.Brand提出“群时延”这一概念后,各国科研人员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空间探测、卫星导航、通信雷达、毫米波测量等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信道传输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理论和实践发现,相位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以承载的信息量更大,稳定性更高,而群时延正是用来表示相位线性度的重要参数,因此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群时延展开研究。尤其是近些年来,负群时延电路因其特殊的性能和在前馈放大器、天线阵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吸引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注意,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负群时延电路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据作者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著作和文献来论述负群时延电路的理论和设计,本文所设计的部分电路结构在国内尚属于首次。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教科书对于群时延概念解释不够透彻,结合国外负群时延相关理论,利用谐振电路特点,对负群时延的产生原理进行严谨的数学推导和物理层面的解释。然后利用以上分析结果,结合现代通信系统的需要,设计了混合集成负群时延电路、分布式负群时延电路、对称耦合线结构负群时延电路和多级不对称耦合器负群时延电路共四种不同结构的电路结构,电路中心频率均为2.2GHz。四种负群时延电路的最大负群时延值分别可以达到-5.8ns、-6.8ns、-9ns和-3.5ns,其最大负群时延带宽分别可以达到92MHz、104MHz、120MHz和400MHz,并且工作频段内信号损耗值较小。本文对以上每一种负群时延电路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Advanced Design System2009(ADS2009)进行版图仿真,以验证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给出每一种电路结构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向。通过总结以上四大类型负群时延电路的特点,结合带阻滤波器的特性,从滤波器的设计角度,又提出一种新的设计负群时延电路的思路,并利用这一思路,设计出一个中心频率为2.2GHz的负群时延电路,其在中心频率处的最大负群时延值可以达到-6.8ns,负群时延带宽为120MHz,以上结果都已经通过版图仿真验证其正确性,同时,在本文的最后对电路级数与负群时延电路性能之间的关系,做出定量分析,为以后的设计工作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