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失衡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它不仅会导致一国消费需求下降,并且会加大一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然而,依照城乡居民收入比计算,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在3倍以上。2005年以后,学界和政策界逐渐认识到,发展包容性金融对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论文以包容性金融发展为研究视角,旨在探讨包容性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与间接机制,试图以理论与实证结果为基础,构建包容性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框架体系。基于以上研究目的,论文主要探讨以下四个问题:1、应该如何选择指标衡量我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2、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3、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4、如何推动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有哪些?第一个问题是全文研究的基础,在构建包容性金融指标体系基础上,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将分别探讨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第四个问题则是全文研究的目的和落脚点。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借鉴包容性金融发展测度相关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金融渗透度、金融可获得性、金融可使用性、金融服务成本4个维度以及15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效仿联合国发展项目(UNDP)构建人力发展指数(HDI)的方法,结合变异系数赋值法合成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借鉴已有研究,假设全要素生产率为内生变量,建立包含包容性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劳动力数量等重要变量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包容性金融通过改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经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农村居民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为负。针对第三个问题,论文运用包含金融市场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机制包括人力资本传导机制和劳动力转移传导机制;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影响显著为正。第四个问题是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总结与升华。基于上述三个问题的分析,得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积极作用,而这些用是通过金融可获得性、金融可使用性以及金融服务成本这三个维度实现的。因此,为促使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机制运行更加顺畅,需要全面扩大金融可获得性、提高金融可使用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为此,论文从金融制度改革层面、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参与层面、金融产品的开发层面构建包容性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框架体系。具体政策包括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促进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推广基础金融服务等。通过从宏观政策的实施到微观产品的设计,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水平,以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均有不足。随着新型金融业态的涌现、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包容性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上,还需进一步考虑互联网金融、.小额信贷等金融形态的作用,这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