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济世生活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乾隆二十年(1756)间,一生跌宕起伏,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西北域记》作于雍正四年至乾隆元年,是清中前期为数不多的一部由被谪戍边之士所作的有关西北史地的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北史地情况的重要史料,主要记述了谢济世忠谏获罪后,被贬从军,流放九年间的所见所闻。正文分为五章,除却第一章的引言和第五章的结语,主要内容集中在二至四章:第二章,谢济世生平考述。考述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结合谢济世的著作《梅庄杂著》,以及其他史书笔记,分析梳理了谢济世的人格特点以及人生经历。第三章,《西北域记》版本源流考。经笔者广泛查阅收集,共发现《西北域记》的六个刻本、两个石印本、两个排印本,五个抄本,以及一个批校本。又通过对不同版本内容的对校,以及对各版本序跋的研读,梳理出其源流,最后以图表的形式,分成刻印系统和抄本系统,总结呈现于后。第四章,《西北域记》史料内容研究。具体分为《西北域记》的史料来源探究、《西北域记》的内容分类和体例分析,以及谢济世思想研究三个方面。本论文除了对谢济世的生平、《西北域记》的版本及内容进行了考证研究之外,还另外关注了三个问题:首先,笔者尝试订正了《清史稿谢济世列传》中的三处疑点:第一,雍正五年,谢济世到达陀罗海军营时,振武将军究竟是何人?(巴赛)第二,“朕不以语言文字罪人”一言,出自乾隆六年谢济世误刻著书案,还是乾隆九年蒋溥密奏谢济世著书离经叛道之时?(乾隆六年误刻著书案)第三,谢济世湖南陷诬案,事发乾隆七年,还是乾隆八年?(乾隆七年)其次,有关谢济世的著作《箧藏十经》这一书名,各个版本的序跋中还有“医匨十经”一说,笔者考证辨析,“医”当是“匧”的误刻。此外,寄生草堂本《西北域记》较其他版本多“蒙古七”、“蒙古八”两则内容,其中“蒙古八”一则,记述了谢济世发觉“蒙古向无豆疹,今亦有之”这一现象。这一发现有着重要的医学意义,它表明谢济世已经在发现牛痘疫苗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