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小麦不同收获期和不同器官部位的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评价了小麦面粉加工工艺及其麸皮的营养价值。生物产量比较研究:选择种植条件一致的粉质型(山农8355、齐民1301、淄麦12)和角质型(山农22号、山农28号、山农31号)小麦品种6个,分别在完熟期收获前第2、1和0周,按照5点取样法,选取小麦植株,距离地面5 cm处刈割,测定新鲜产量。取100株,分离上茎、下茎、籽实和麦颖,分别测定新鲜和风干植株产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生物能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茎秆新鲜产量随收获期延长逐渐减少(P<0.05),籽实干物质、粗蛋白和生物能量产量逐渐增加(P<0.01);籽实与非籽实比例逐渐增加(P<0.01)。角质小麦麦穗新鲜产量(P<0.05),籽实干物质和生物能量产量(P<0.10),以及籽实和全株的粗蛋白质产量(P<0.10)均高于粉质小麦。植株营养价值比较研究:不同收获期和不同器官部位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茎秆、籽实和麦颖干物质含量随收获期逐渐增加(P<0.05);茎秆和籽实有机物质逐渐增加(P<0.01),籽实粗脂肪逐渐降低(P<0.05);籽实粗蛋白质逐渐增加,非籽实部分粗蛋白质逐渐减小(P<0.01);茎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增加(P<0.05),籽实和麦颖无变化(P>0.05)。新鲜基础上,角质小麦下茎干物质和有机物质含量低于粉质小麦(P<0.05);角质小麦茎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粉质小麦(P<0.05)。小麦面粉加工及其麸皮组分营养评定:对山东省各地区不同类型小麦面粉加工厂的制作工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小麦加工程序以及出粉率的不同对加工工艺进行分类,并研究小麦不同加工工艺产生的麸皮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加工工艺可以分成5种制粉工艺,三粉工艺(1)的各级麸皮产率分别为81%、40%和18%,三粉工艺(2)的各级麸皮产率分别为70%、40%和15%,四粉工艺的各级麸皮产率分别为64%、31%、19%和16%,五粉工艺(1)的各级麸皮产率分别为80%、58%、38%、20%和5%,五粉工艺(2)的各级麸皮产率分别为80%、32%、13%、5%和2%。随着工艺道数的增加,不同工艺所得麸皮的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增加显著(P<0.01),粗蛋白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0.01),粗纤维的含量逐渐增加且含量变较大(P<0.01)。综上所述,小麦植株生物产量和不同部位营养物质含量随收获期变化,角质型和粉质型的生物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大;不同制粉工艺所得麸皮的营养成分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