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是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晚明还是儒佛道三教思想会通的高峰,三教关系成为众多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陶望龄作为晚明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方面继承阳明、海门的心学观念,另一方面熟读佛道典籍,参禅学佛,以宽容的学术情怀会通三教而自成一家,对于这样的人物,自然有研究的必要。本文是对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的专题研究,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第一至第五章为正文部分。绪言部分主要对学界有关陶望龄的研究作了综述,分别为陶望龄“文学思想与生平考证”的综述、“哲学思想与哲学文学交叉”方面的综述以及“相关晚明研究中涉及陶望龄思想”方面的综述;同时在绪言中指出了研究缘起和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正文部分分五章,第一章立足于陶望龄生平经历,从陶望龄的家学渊源、学术经历、师友交往等几个方面梳理了陶望龄儒佛道三教思想的形成变化。第二章主要就陶望龄会通儒佛道三教的理论基础心本论进行了研究,分别从陶望龄心本论对阳明良知心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心为道的“道即心”论对三教的会通两方面展开。第三章是有关陶望龄会通三教的工夫论的研究,说明陶望龄在以心为本会通三教的基础上,吸收儒家工夫、道家工夫、佛家工夫以致力于性命之学。第四章立足于陶望龄对理想人生和生命的认识,从陶望龄对圣贤人格的追求、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有为无为并举的现实行动三个方面,梳理了陶望龄在三教会通思想的影响下的人生境界论。第五章是有关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的社会影响与评价的研究,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为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对晚明学术与大众生活的影响,第二小节为世人对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的评价以及研究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对当下的意义与启示。通过文献研究与哲学阐释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以下两方面得到了创新:在文献研究方面,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陶望龄《解老》、《解庄》重新挖掘,丰富了陶望龄研究的内容,体现陶望龄以儒为宗、会通三教的特点。在哲学阐释方面,仔细梳理了陶望龄学通三教的经历之后,笔者认为陶望龄通过主张三教皆以心为本,从心本论、工夫论、境界论三个方面会通三教,从而形成陶望龄个人的特色。在陶望龄看来,儒佛道共有一个源头“道”,三教之分只是“道”的不同表现,通过“心”可以打破三教间的藩篱,实现三教的会通。陶望龄强调的“心”首先是阳明心学之心,同时也是道家自然之心和佛教之净心。陶望龄以阳明心学融摄佛道心性之学,使其三教会通思想一方面强调落于现实日用之间,另一方面也逍遥于精神境界,在现实与超越之间游刃有余。在这样思想旨趣下,陶望龄认为三教的工夫皆是认识心、体悟心的重要手段,三教虽对“心”的体悟方式不同,但所重视者都在于人的内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皆可为人所得。通过梳理陶望龄三教会通思想,了解晚明时期士人面对现实人生问题的回应方式,为当下人之选择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