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基体中Pb纳米镶嵌粒子过热熔化动力学初探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sTs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人们对于熔化现象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但是对于熔化机理的认识还不完善.伴随着纳米镶嵌粒子过热现象的发现,人们对于熔化现象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由于通常情况下纳米镶嵌粒子与基体有良好的取向关系使这些镶嵌粒子没有了自由表面,并且样品杂质很少,因此这样的体系成为了研究熔化行为的一个新的模型.利用熔体急冷方法制备出在Al基体中含有镶嵌的Pb纳米粒子的Pb/A1条带.采用精密功率补偿型示差扫描量热计,通过改变不同的升温速率,对熔体急冷Pb/A1条带样品中纳米镶嵌Pb粒子的熔化进行了研究.DSC实验表明Pb粒子发生过热.根据经典形核理论,推导了表征Pb镶嵌纳米粒子过热熔化机理的公式.利用推导出的表征过热熔化公式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Pb过热峰的Onset温度、Peak温度和End温度的特征,解释了随着Onset温度不随升温速率变化和Peak温度、End温度随升温速率增加的原因.本工作还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Peak温度同相应的升温速率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了过热熔化非均匀形核过程的接触角θ=22.76°-22.93°和形核位置数目N<,c>=1.47×10<-8>-2.26×10<-8>的数值.将所得到接触角和形核位置数目的数值同Cantor研究镶嵌粒子凝固过程所得到的接触角和形核位置数目相比较,结果表明纳米镶嵌粒子过热熔化现象和纳米镶嵌粒子凝固过冷情况相似,表明Pb纳米镶嵌粒子过热也是一个非均匀形核的过程.
其他文献
本论文概述了超晶格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阐述了BaTiO3/SrTiO3超晶格材料的特点与其研究的重要性。在试验过程中,使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不同结构的BaTiO3/SrTiO3超晶格薄
Si-TaSi2共晶自生复合材料作为半导体金属共晶材料(SEM)之一,具有较低的功函数、良好的电传输特性和自生肖特基结等特点。本文采用切克拉斯基法(CZ法)和电子束区熔法(EBFZM)两种定向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结晶性聚合物,由于C-F键键能较高,使得PVDF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它的耐腐蚀性、耐热性、耐辐射性、耐老化性都非常优异,又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且容易通过传
新型β钛合金和钛合金表面改性是当今钛系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两个热点,其目的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满足生物医学材料的要求。本研究尝试以新型β钛合金为基体,结合表
本文就对多孔膜的污染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针对多孔膜中硫酸钙垢的清洗作了一系列实验。找出了高效清洗多孔膜中的硫酸钙垢的试剂和优化条件。主要包括: 通过对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四种螯合剂对硫酸钙溶解性对比实验,最终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乙二酸四乙酸四钠作为本实验清洗剂。 研究了反应浓度对Na_4EDTA和Na_2EDTA溶解硫酸钙的影响。在高反应浓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