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界,粗俗语的研究长期受到冷待。然而粗俗语作为文化负载词亦有其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粗俗语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本文首先介绍了粗俗语的概念,阐述了中西方粗俗语各自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空缺,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粗俗语的文化空缺程度将其分为三类:零空缺、部分空缺、完全空缺。本文试图针对这些不同的分类,以中国文学名著《水浒传》及赛珍珠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与沙博理译本Outlaws of the Marsh为例,利用《水浒传》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粗俗语的检索结果,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位译家的翻译,探讨粗俗语翻译在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有效策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语言文化杂合及翻译策略杂合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的粗俗语翻译的分类分析,发现两位译者的译文中都灵活运用了归化异化策略,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语言文化杂合。杂合既使得归化异化的优点得到了最大化的组合,又规避了二者各自的缺点;既促进了目的语文化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又保留了更多的异质文化语言,推广了异质文化并丰富了目的语文化。杂合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还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两位名家的翻译虽然都运用了归化异化策略,但是赛珍珠更倾向于异化策略,因而其译文的杂合度总体高于沙译本。具体而言,对于零空缺类粗俗语,由于这一类粗俗语几乎不含文化空缺,文化共性使得两位译者都采取了直译为主的译法,但赛珍珠直译的比例更高。对于部分空缺类粗俗语,两位译者显示了翻译策略的不同倾向。赛珍珠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竭力在形式和意义上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而沙博理对归化异化的运用更为平衡,其译文也更接近目的语。这一类粗俗语的英译杂合度最高。由于完全空缺类粗俗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表达,两位名家都增加了对归化策略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尽力异化,使得原文既能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又能尽量传播汉语文化。总而言之,在全球化趋势下,粗俗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特殊成分,其翻译的杂合化是必然的。归化异化的杂合是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也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