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对古今医籍中与痹病有关的部分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出痹病辨证的学术渊源和发展。方法:通过对50余部医学史、古典医籍文献中有关痹证中医命名、分类、辨证、病因病机、治疗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基本反映古代及近代中医痹证学术源流。结果:1.痹证命名研究《黄帝内经》对于痹证的命名研究较为深入,后世各医家均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痹证有其独到的研究,提及湿病、湿痹、风湿、历节病、肾着、血痹等痹证的病名,对痹证命名主要以症状来描述。《诸病源候论》对痹症的描述以病因病机为主,对病因病机逐渐有所重视。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刘完素提及行痹证、痛痹证、着痹证、周痹证等,证的提出意味者痹由其病位、病性、病机、临床表现组成,渐趋完善。明清时期《杂病源流犀烛》、《景岳全书》、《医学传灯》对痛痹、痛风、白虎历节进行了详细论述,痹证、痛风、白虎历节实为同病异名。《医林改错》中痹证的提出使痹证病名有了进一步发展,接近与我们现今对痹证的命名。2.痹证病因病机研究《内经》奠定了痹证的基本病理因素:风寒湿。此后历代医家,又补充了“热、痰、瘀、暑”等病理因素,同时认识到了内伤虚损(阴阳气血不足,肝肾脾之亏虚)、体质因素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风寒湿邪杂至,侵袭肌肉筋骨,气血不畅,津液不得随经运行,则停聚而为痰或热邪或湿热之邪痹阻筋骨肌肉,热盛炼液为痰。总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风寒湿杂至、痰瘀互结为主。3.痹证治疗研究辨证由多种辨证方法相互结合,论治从肺脾肝肾、从痰瘀湿论治、从络论治。治疗痹证以内服中药为主,同时对针灸、中药熏蒸、少数民族苗医、壮医治疗痹证进行了探讨。从单纯的祛风散寒除湿,到后来的根据痹证表现在不同部位的治疗;从单纯的外治法,到内外合治法的应用,历代医家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深化。外治疗法之挖掘,如导引、按摩等,符合现代医学治疗理念。结论:本论文研究认为《黄帝内经》对于痹证的命名是研究基础。张仲景在对痹证命名主要以症状来描述。《诸病源候论》对病症的描述以病因病机为主。刘完素提及行痹证、痛痹证、着痹证、周痹证等,证的提出意味者痹有其病位、病性、病机、临床表现组成,渐趋完善。《医林改错》中痹证的提出使痹证病名有了进一步发展,接近与我们现今对痹证的命名。《内经》奠定了痹证的基本病理因素:风寒湿。此后历代医家,又补充了“热、痰、瘀、暑”等病理因素,同时认识到了内伤虚损(阴阳气血不足,肝肾脾之亏虚)、体质因素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痹证发生总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风寒湿杂至、痰瘀互结为主。痹证辨证由多种辨证方法相互结合,论治从肺脾肝肾、从痰瘀湿论治、从络论治。治疗痹证以内服中药为主,同时对针灸、中药熏蒸、少数民族苗医、壮医治疗痹证进行了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