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磺酸的电化学辅助膜反应器处理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化芳香胺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荧光增白剂,偶氮染料,香料,药物,食品色素和杀虫剂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市政水处理设施中的磺化偶氮染料的厌氧还原,由此产生的磺化芳香胺类化合物比其前身具有更强的致癌性和毒性。芳香环上的磺酸基使其具有高极性,从而导致对非适应细菌和活性污泥具有抗生物降解性。而且,由于持续释放的现状和其高亲水性的特征,磺化芳香胺类化合物在地表水中已经大量积聚,因此开发处理含磺化芳香胺类化合物废水的新技术对于缓解相关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论文主要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对氨基苯磺酸(SA)的特性,考察了MBR工艺处理不同初始浓度SA的运行特性和污染物去除情况,并对MBR驯化过程和不同SA浓度稳定期的污泥进行了微生物菌群分析。针对MBR工艺处理SA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传统微滤膜耦合制备了RuO2-TiO2/Ti-PVDF复合膜,考察了微滤膜身的物理化学性能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电化学膜过滤系统对SA的氧化效果及氧化机理,以期为SA的高效降解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电化学辅助MBR,研究电化学MBR的脱氮效果及抗污染性能。
  该研究首先构建了六套连续流MBR,分别处理不同浓度(0,25,50,100,200和300mg/L)的SA模拟废水,发现对照组R2、R3、R4、R5和R6出水中SA的平均浓度为5.83±1.02mg/L、13.84±20.51mg/L、7.59±17.80mg/L、15.89±14.96mg/L及10.06±10.83mg/L,结果表明进水SA浓度对其去除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高浓度的SA会使污泥活性大大减小,从而影响MBR的运行特征,导致膜污染情况急速恶化。对驯化阶段和运行稳定期污泥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发现,随着MBR系统中SA浓度的增加,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是优势门(相对丰度>10%),SA浓度一旦上升,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便会随之下降,而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逐渐提高。
  论文通过相转化法在RuO2-TiO2电极表面涂覆PVDF微滤膜制备了RuO2-TiO2/Ti-PVDF复合膜,通过SEM、LSV、EDS和XRD表征了复合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制备了一种电化学微滤复合膜,研究表明RuO2-TiO2/Ti-PVDF复合膜上TiO2和RuO2纳米颗粒均匀、结构致密,形成的凹凸结构提高了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并且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化学稳定性。在15mM的Na2SO4介质中,1.5V的电压下,连续流模式下电解2h后,实现了较高的SA去除率(约80.38±2.34%);但外加电压、Na2SO4电解质的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的近一步增大,SA的去除率并无明显增加。实验通过在电化学膜过滤系统中添加捕获剂的方式,测定了不同电压下系统中ROS、H2O2及?OH的含量,发现随着电压的增加,各种氧化剂的产量有明显的增加。通过测定复合膜在不同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发现SA在电氧化的过程中不存在直接的氧化还原反应(即有机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是通过氧化剂的氧化作用;通过在系统中添加淬灭迹剂研究不同ROS(O2、H2O2及?OH)在SA降解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TEMPOL和异丙醇)消除氧化过程中产生的O2-和?OH,发现添加异丙醇(淬灭?OH)后SA的去除率降低10%左右,而添加TEMPOL(淬灭O2-)后SA的去除率降低了50%左右。因此,在SA电化学氧化过程中,O2-是最重要的中间态氧化剂,在而?OH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同时研究了外加电压下电化学A/O-MBR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抗污染性能,分析了抗污染性能提高的原因。结果显示,外加2V电压时系统对COD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4%、92.2%,不加电压时COD和总氮的去除率为87.6%、77.3%,表明外加电压可以显著提高A/O-MBR的脱氮处理效果;研究同时发现,外加2V电压时,导电膜的平均运行周期为38d,相比不加电压时(平均26d),运行周期有所延长。外来污染和导电膜之间发生静电排斥反应,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存在原位清洗作用,都是系统抗污染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无单元法是一种新的数值方法.该文对其基本理论作了详细研究,并将其应用在弹性薄板的弯曲、稳定、大挠度、各种地基上的大挠度等问题中,用实际算例证明其有效性.该文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对无单元法的数学基础——滑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推导了无单元法形函数,并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权函数的选取,正交基函数,边界条件,数值实现方法等得出了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实例,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2.应用无单元法解决
学位
微胶囊技术由于其出色的功能赋予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中。蜜胺树脂微胶囊凭借其成本低廉、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等优势,成为微胶囊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本文以甲醚化蜜胺树脂为壁材,香精为芯材,针对微胶囊化过程中包覆与释放调控关系的相关理论及技术进行了设计、制备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对非离子体系下香精微胶囊化工艺条件关系及关键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的协同作用是微胶囊化的关键。反
学位
螺虫乙酯是德国Bayer公司继螺螨酯及螺甲螨酯后开发的第二代季酮酸类低毒、高效、低残留杀虫杀螨剂,它具有双向内吸活性,主要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国内有关螺虫乙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暂无规模化工业生产技术。小试工艺大多存在成本高,废水量大,操作复杂,部分反应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工业化有较大的难度。研究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基于文献
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紫杉醇作为一种有效的化疗药物,已被成功应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但是,由于紫杉醇的水溶性较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影响了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纳米载药递送体系已经成为改善化疗药物溶解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将壳寡糖与白桦脂酸通过酰胺键连接,合成了一种基于壳寡糖-白桦脂酸的双亲性分
学位
随着个人信息平台和互联网的快速扩张,柔性电子设备正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无缝集成到现代电子和相关学科领域。可拉伸电子设备在可拉伸基板的顶部构建电子电路或将它们嵌入可拉伸的基质中,使得设备能够任意变形,同时保持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极大地刺激了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快速发展。而目前的柔性传感材料功能比较单一,为改进这一现状我们试图制备一种多功能化的柔性传感材料。  本论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蓖麻油和2-
学位
现代社会目前正处于从消耗化石燃料到最小化环境污染所需的清洁能源替代品的过渡阶段。因此,探索几种可再生能源,寻找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能量存储技术并具有在大规模应用中使用的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在这些新的能量存储系统中,金属空气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容量,低成本(取决于金属阳极),其容量对工作负载和温度的可忽略性以及恒定放电电压而受到了极大关注。  本文通过优化Ag/C催化剂的载量实现了制备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平
α-生育酚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维生素,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特性,而被应用于制药、食品以及化妆品行业。然而,由于α-生育酚高度疏水性和对热、氧、光的敏感性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纳米微粒化可以提高α-生育酚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课题选取乳清分离蛋白(WPI)和壳聚糖(CN)为研究对象,探究WPI和CN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并对其进行性质表征和稳定性分析。以WPI-CN复合物为壁材,α-生育酚溶于玉米油作为芯
乙烯基甲苯是一种环保新材料,可以代替苯乙烯,用来制备树脂、塑料、橡胶和涂料等,可以提高树脂的各项性能,广泛应用于树脂涂料、复合材料、乙烯基甲苯树脂即VPI绝缘浸渍漆中。  目前合成乙烯基甲苯多采用催化脱氢法,以甲苯、乙醇作为原料,在Fe-K-Ce体系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烷基化反应、脱氢、精馏得到乙烯基甲苯产品。但该方法存在耗能量大、反应温度过高、甲乙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  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反
甲醛废气是化工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污染物,即使甲醛浓度达到PPm级,它的气味还是很容易识别。如果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入大气,很容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污染,从而制约了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多聚甲醛装置生产中的喷雾造粒单元中使用氮气循环对物料进行造粒和干燥,在生产中存在循环工艺气的排放,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甲醛气体,含量达到800mg/Nm3以上的实际情况,原处理系统通过吸收塔用水物理吸收能
学位
随着对太阳能技术的关注的不断提升,对于作为制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的晶硅体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目前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晶硅体吸收光能的能力。相比较于其他硅材料来说,黑硅对于光能的吸收能力更强,在光学领域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其相关的制造工艺、手段也成为了当前太阳能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有效利用两种湿法腐蚀的原理,对黑硅材料进行制备,使其表层形成微结构化。在研究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