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的年龄和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前及降调后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平均卵巢体积(MOV)、窦卵泡数(AFC)、卵巢基质血流搏动指数(PⅠ)、阻力指数(RⅠ)、收缩期峰流速(PSV)等指标,建立降调前、降调后预测卵巢高反应两个模型,并对两个预测模型的效能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控制性超排卵(COH)方案,提高IVF-ET成功率,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发生率的目的。
方法:选取2006年9—12月及2007年9—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初次接受常规IVF—ET或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一胚胎移植(ICSI—ET)助孕的不孕症妇女,其中70例妇女符合以下入选条件:年龄<40岁,月经周期规律25—35天,基础FSH<15mIU/ml,体重指数(BMI)<25.O,所有患者无卵巢及输卵管手术史,在阴道超声检查可以看到双侧完整的卵巢,基础状态监测时无卵巢囊肿,无输卵管积水征。术前3月内未使用激素类及促排卵药物,无吸烟史。排除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其次为男方少弱精症。所有患者均采用GnRH—a长方案降调,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均为150IU的重组卵泡刺激素(Gonal-F),连续使用5天后,视卵泡发育情况调整Gn用量,直至卵泡成熟。
结果:
1、降调前、降调后各个指标与卵巢反应的关系:
①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FSH高于aFSH(7.39±1.60mIU/ml VS 2.19±0.74 mIU/ml,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FSH高于aFSH(7.68±1.86mIU/ml vs 2.40±0.81mIU/ml,P<0.05),bFSH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7.39±1.60mIU/ml VS 7.68±1.86mIU/ml,P>0.05),aFSH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19±0.74mIU/ml VS 2.40±0.81mIU/ml,P>0.05)。
②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LH高于aLH(4.58±1.14mIU/ml VS 2.17±0.79mIU/ml,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LH高于aLH(4.74±1.46mIU/ml YS 2.48±0.93mIU/ml,P<0.05),bLit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58±1.14mIU/ml VS 4.74±1.46mIU/ml,P>0.05),aLn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17±0.79mIU/ml VS 2.48±0.93mIU/ml,P>0.05)。
③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E2高于aE2(41.69±10.72pg/ml VS 24.92±14.99pg/ml,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E2高于aE2(43.16±10.12pg/ml VS 22.03±13.11pg/ml,P<0.05),bE2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1.69±10.72pg/ml VS 43.16±10.12pg/ml,P>0.05),aE2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92±14.99pg/mlVS 22.03±13.11pg/ml,P>O.05)。
④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AFC少于卵巢高反应组(14.41±6.21个vs 25.16±6.20个,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的aAFC少于卵巢高反应组(14.97±3.79个vs 23.74±6.48个,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AFC与aAFC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41±6.21个vs14.97±3.79个,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AFC与aAF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5.16±6.20个vs 23.74±6.48个,P>0.05)。
⑤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MOV小于卵巢高反应组(5.46±1.18cm。vs 8.22±2.30cm3,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的aMOV小于卵巢高反应组(5.6l±1.38cm。VS 8.44±2.36Cm3,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MOV与aMoraL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46±1.18cm1 vs 5.61±1.38cm3,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MOV与aMOV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8.22±2.30cm3 vs 8.44±2.36cm3,P>0.05)。
⑥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PI与aP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91±0.19 vs 0.93±0.19,P>0.05),卵巢高反应组的bPI与aP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94±0.17 VS 1.00±0.26,P>0.05),bPI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91±0.19 vs 0.94±0.17,P>0.05),aPI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93±0.19 vs 1.00±0.26,P>0.05)。
⑦卵巢正常反应组的bRI与aR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8±0.10 VS 0.59±0.10,P>0.05),卵巢高反应组bRI与aRI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60±0.07 VS 0.65±0.22,P>0.05),bRI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8±0.10 VS 0.60±0.07,P>0.05),aRI在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9±0.10 VS0.65±0.22,P>0.05)。
2、预测卵巢高反应指标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①降调前卵巢高反应者各指标的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高反应患者的bAFC与bMOV呈正相关(r=0.642,P<0.05),与bFSH呈负相关(r=-0.566,P<0.05),bMOV与bFSH呈负相关(r=-0.573,P<0.05),bPI与bRI呈正相关(r=0.418,P<0.05)。将年龄、bFSH、bLH、bE2、bMOV、bAFC、bPI、bRI、bPSV进行逐步判别分析,降调前预测指标经筛选后,bFSH、bAFC、bMOV进入判别函数(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的系数分别为-0.570、0.788、0.637),bAFC的评价作用优于bMOV、bFSH。根据Fisher判别函数的系数得出判别方程,即建立降调前预测模型:fb1(正常反应组)-10.593+2.143X1(bFSH)+0.298X2,(bMOV)+0.165X3(bAFC);fb2(高反应组)=-16.463+1.387X1(bFSH)+1.316X2(bMOV)+0.400X3(bAFC)。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正常反应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4.9%、92.3%,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高反应组判别正确率均为87.1%,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总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1.4%、90.0%。
②降调后卵巢高反应的各指标相关分析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aAFC与aMOV呈正相关(r=0.580,P<0.05),aLH与aE2呈正相关(r=0.489,P<0.05),aPI与aRI呈正相关(r=0.358,P<0.05)。将年龄、aFSH、aLH、aE2、aMOV、aAFC、aPI、aRI、aPSV进行相关分析,降调后预测指标经筛选后:aMOV、aAFC进入判别函数(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的系数分别为0.5l0、0.666),aAFC的评价作用优于aMOV。根据Fisher判别函数的系数得出判别方程,即建立降调后预测模型:fa1(正常反应组)=-6.558+0.376X,(aAFC)+1.125X2(aMOY);fa2(高反应组)=-15.162+0.629X1(aAFC)+1.661X2(aMOV)。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正常反应组判别正确率均为94.9%,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高反应组判别正确率均为83.9%,原分类回代法和交互验证法总判别正确率均为90.0%。
3、降调前、降调后两个模型对正常反应组判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调前、降调后两个模型对高反应组判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应用降调前、降调后两个模型分别对10例新患者进行回判分析,判别正确率均达到100%。
结论:
1、降调前指标bFSH、bMOV、bAFC对卵巢高反应有预测价值,其中bAFC的评价作用最好,其次是bMOV、bFSH。
2、降调后指标aMOV、aAFC对卵巢高反应有预测价值,aAFC的评价作用优于aMOV。
3、建立的降调前或降调后预测模型均可预测卵巢高反应,判别率无差别。
4、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考核结果良好,证明预测模型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