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厂峪金矿是我国重要的大型金矿之一,但由于长期的开采,资源枯竭的问题显现出来。近几年,金厂峪金矿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金厂峪金矿区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野外调查,运用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对矿区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遵化岩群变质岩原岩恢复和含金建造、挤压片理化带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及其对金矿的控制、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明确了挤压片理化带的特征、形成机制及其控矿意义。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了几点认识和成果:(1)金厂峪金矿位于紧密褶皱的绿岩带与片麻岩混合穹状隆起的交接部位,基底岩层主要是太古宙的迁西岩群及遵化岩群,盖层主要是长城群、蓟县群、晚元古界青白口群。(2)本区遵化岩群的变质岩的原岩为以基性玄武岩为主的太古宙中-基性火山岩系。斜长角闪岩是金厂峪金矿区的矿源层之一。(3)金厂峪金矿的挤压片理化带贯穿矿区的南北,总体走向为NNE方向。主要由片理化的斜长角闪岩、含绿泥石的斜长角闪岩、绿泥石片岩、绢云母绿泥石片岩和含绿泥石绢云母片岩等组成,主体是绿泥石片岩。挤压片理化带中心部位片理化强度大,向两侧片理化程度逐渐降低,直到出现块状斜长角闪岩。片理化带中的绿泥石片岩、绢云母绿泥石片岩是由斜长角闪岩退变而来。(4)挤压片理化带严格受到金厂峪中部复背斜中挤压同斜倒转背斜、向斜的控制。在遵化运动时期,挤压片理化带的雏形在挤压褶皱上形成,岩层中的角闪石退变为绿泥石,出现了绿泥石片岩。在燕山时期,挤压同斜倒转背斜、向斜受含金热液及应力的作用,绿泥石片岩中绿泥石发生绢云母化,在挤压片理化带中出现了绢云母绿泥石片岩,挤压片理化带进一步形成。(5)挤压片理化带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和规模,中部复背斜枢纽倾伏的部位,金元素富集,中部复背斜枢纽扬起的部位,挤压片理化带受到剥蚀且延伸较小,不易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