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向大型化和设备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从政府部门对煤矿企业灾害的宏观控制与煤矿企业自身对事故预防两方面考虑,开发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已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技术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重大危险源控制和管理的前提。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煤矿井下危险源的分类与辨识依据和井下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等。根据井下危险源的产生和结构分析及其在事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煤矿井下危险源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危险物质和能量载体;第二类——(安全设施等)物的故障、物理性环境因素,个体人行为失误;第三类——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即组织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等。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西山矿务局杜儿坪矿的具体情况,找出了井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定了该矿重大危险源——瓦斯、火灾和粉尘,并运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该矿重大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该矿在现有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状态下,矿井瓦斯爆炸危险程度等级为比较危险,火灾危险程度级别与煤尘爆炸危险程度级别均为稍有危险。同时,全矿井的安全(危险)程度为比较危险。我国煤矿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工作的系统研究尚刚刚起步,应用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建立井下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并进行危险评价,给出控制方法,无疑将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