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耗水量较大的粮食作物,开展水稻的节水抗旱性研究,通过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和灌溉方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缓解农业用水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和高产水稻扬两优6号为研究材料,通过设置3个土壤水分处理即淹水、湿润、干旱,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在产量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得到的试验结果如下:1.与淹水对照相比,湿润处理下,旱优113和扬两优6号在株高、生育期、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变化,但均有上升的趋势;而干旱处理导致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同时生育期延长。其中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有效粒数和单株结实率降低。节水抗旱稻旱优113的籽粒产量在淹水对照和湿润处理下与扬两优6号无显著差异,但在干旱处理下显著高于扬两优6号38.9%,干旱下两品种产量分别为51.34g/筒和36.95g/筒。两品种在干旱处理下产量均显著降低,而旱优113的降幅较小。结果表明旱优113在常规淹水条件下产量不低,在湿润条件下有增产的潜力,在遭遇干旱胁迫时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2.不同水分处理下,旱优113和扬两优6号的SPAD值、气叶温差和光合速率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抽穗期达到峰值。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水势,但干旱处理下旱优113的叶片水势显著高于扬两优6号,表明在遭遇水分亏缺时,旱优113仍能维持较好的水分状况。与淹水对照相比,干旱处理下,旱优113和扬两优6号从拔节期至乳熟期叶片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12.1%、15.2%、16.7%、12.7%和24.5%、34.0%、24.4%、30.4%;同期干旱处理也引起了叶片气孔导度同程度的下降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并未显著下降。这表明了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光合速率下降的程度在加大,且在该干旱处理下水稻叶片气孔导度虽有所下降,但仍能维持正常光合所需要的CO2浓度,故此时光合速率的下降由非气孔因素限制导致的。湿润处理与淹水对照在两个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SPAD值、气叶温差和光合速率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干旱处理下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且在抽穗期节水抗旱稻旱优113显著高于扬两优6号。3.湿润处理和淹水对照下,孕穗期旱优113和扬两优6号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1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是倒2叶最大,其余随叶位的降低而下降;而在乳熟期上述指标是倒1叶最大,其余随叶位的降低而下降。两时期胞间CO2浓度并未随叶位的降低而明显下降,说明了与顶部叶位相比,下部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是非气孔因素限制导致的。湿润处理和淹水对照下,与扬两优6号相比,随叶位的降低旱优113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下降的较为缓慢,表明旱优113的叶片衰老速度比扬两优6号慢。与淹水对照相比,干旱处理下旱优113和扬两优6号孕穗期各叶位SPAD值和叶片水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位于植株中部的叶片的下降幅度较植株上部和下部叶片高。干旱处理下旱优113仍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维持较高的叶片水势,抽穗期有更高的气叶温差和水分利用效率;常规淹水和湿润处理下其叶片衰老的速度较慢。这表明旱优113具有较优的节水抗旱性,该试验结果可为节水抗旱稻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