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不断地增加废弃物排放量,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使得产业发展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低效率产出的特征,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绿色发展”作为解决经济和生态之间矛盾的重要发展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对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内涵、绿色发展水平、发展规律、环境压力变化驱动因素及产业共生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产业间共生关系,对优化产业网络,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仿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将产业网络中的产业部门分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服务类消费者及分解者。结合脱钩理论在界定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污染账户的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全国产业网络及30省市产业网络的环境压力,利用Tapio模型构建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脱钩指数,将区域产业网络绿色发展分为耦合、相对脱钩、绝对脱钩阶段,相应的绿色发展水平为黑色、浅绿及深绿发展。结果发现:2004-2014年,全国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大于生态承载力,存在生态赤字。东部和西部环境压力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中部地区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呈下降趋势,且2012年之后西部地区环境压力超过中部地区。2005-2014年东部和中部地区部分省份产业网络发展从相对脱钩变为绝对脱钩,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产业网络发展由相对脱钩或绝对脱钩变成了耦合发展。要实现区域产业网络由“黑色”发展向“深绿”发展转变,区域产业网络要保持“好”产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环境压力要减小。本文基于LMDI模型将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试图找出减少产业网络环境压力的因素。测算2005-2014年我国30省市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也能够抑制能源消费增长,但是抑制能耗增长的效果不太明显;产业网络规模效应是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分析了北京、山西及宁夏三个典型区域在产业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部门,各分解效应的阶段特征。在区域产业网络环境压力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产业网络共生形成动因及路径研究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网络结构和建立网络共生协调机制两方面,提出了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双轮”驱动机制及具体的共生优化路径。最后,针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网络绿色发展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的产业网络共生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