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激起了台湾青年的热血,点燃了他们沉郁已久的心。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台湾青年们一改五六十年代虚无、消极的面容,纷纷投身保钓运动。其中的左翼青年在后期将钓运推向了祖国统一运动。本文选取了海外保钓运动中的一员统派健将——李渝,将文本与史料两相对照,分析她左翼思想生成与延宕的全过程。并以其为范本,试图还原出一代保钓左翼人士们投身革命,心向红色中国的精神履痕。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李渝在革命前夜,即钓运发生之前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中,李渝小说的现代主义气息浓厚,小说人物纷纷显露出虚无、孤绝、脱离社会现实的享乐主义气质,而这种气质的诞生恰和台湾五六十年代国民党高压统治脱不开关系;同时,小说中还着重呈现了这些贯彻享乐主义的个体在脱离社会现实,被享乐主义氛围裹挟中感到的不适感。这种无法心安沉浸于虚无之中的痛苦感受,正验证了台湾青年身上蕴藏着改变现状冲动的生命状态,其实可以归之为“向左转”的精神潜能所在。
第二章主要探讨“左转”的潜能是如何成功转变为左翼的思想资源,塑成了革命的主体,以及革命者们是如何突破运动现场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第一节围绕小说《台北故乡》主人公“返乡”前后所见,不同的自然——政治风景展开论述,分析了以李渝为代表的海外保钓左翼知识分子如何通过重拾中国近代史,完成让文化去战斗的革命任务,又是如何从中国革命经验中汲取革命思想,蜕变为革命的先觉者。第二节则试图还原出保钓运动的革命现场,革命理念真正进入到革命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革命的动员者——知识青年如何超越自身局限性,更好地投身革命的问题。
第三章将李渝的文学和思想放在特定左翼历史脉络中进行理解,分析保钓运动落潮之后,回到文革现场李渝思想上出现的动荡。探讨她此时出现的政治冷感,以及对于革命后期必然出现的暴力难题的反思。同时,本章力求回应台湾学界对于李渝“去政治化”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偏向,探究在钓运风云结束之后,李渝的左翼思想、社会意识如何延续:站立在革命第二天的她,如何看待革命意义,如何坚守自己的左翼理想。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李渝在革命前夜,即钓运发生之前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中,李渝小说的现代主义气息浓厚,小说人物纷纷显露出虚无、孤绝、脱离社会现实的享乐主义气质,而这种气质的诞生恰和台湾五六十年代国民党高压统治脱不开关系;同时,小说中还着重呈现了这些贯彻享乐主义的个体在脱离社会现实,被享乐主义氛围裹挟中感到的不适感。这种无法心安沉浸于虚无之中的痛苦感受,正验证了台湾青年身上蕴藏着改变现状冲动的生命状态,其实可以归之为“向左转”的精神潜能所在。
第二章主要探讨“左转”的潜能是如何成功转变为左翼的思想资源,塑成了革命的主体,以及革命者们是如何突破运动现场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第一节围绕小说《台北故乡》主人公“返乡”前后所见,不同的自然——政治风景展开论述,分析了以李渝为代表的海外保钓左翼知识分子如何通过重拾中国近代史,完成让文化去战斗的革命任务,又是如何从中国革命经验中汲取革命思想,蜕变为革命的先觉者。第二节则试图还原出保钓运动的革命现场,革命理念真正进入到革命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革命的动员者——知识青年如何超越自身局限性,更好地投身革命的问题。
第三章将李渝的文学和思想放在特定左翼历史脉络中进行理解,分析保钓运动落潮之后,回到文革现场李渝思想上出现的动荡。探讨她此时出现的政治冷感,以及对于革命后期必然出现的暴力难题的反思。同时,本章力求回应台湾学界对于李渝“去政治化”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偏向,探究在钓运风云结束之后,李渝的左翼思想、社会意识如何延续:站立在革命第二天的她,如何看待革命意义,如何坚守自己的左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