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的枢纽,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洗钱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每年有超过50%的洗钱案件和可疑交易来自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作为反洗钱重要的义务主体,应起到反洗钱第一道屏障的作用。2016年,《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发布,要求商业银行在“风险为本”的原则下,主动承担反洗钱义务并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有效性。随后,各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本行的反洗钱实施细则。但在实际执行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可疑交易防卫性报送居多,“风险为本”反洗钱有效性不高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中参与反洗钱的员工未能将反洗钱政策有效地执行。因此,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员工尽职反洗钱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破解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消极反洗钱的问题。首先,本文在总结现有对反洗钱行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为经济学中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相关研究,以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为基础,构建员工尽职反洗钱的行为模型。发现在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员工的尽职反洗钱比率与稽查率、惩罚率、心理成本呈正相关关系,与尽职调查成本呈负向相关关系。此外,最优尽职调查水平与稽查率、惩罚率、心理成本呈正向相关,当且仅当尽职调查成本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员工的最优尽职水平与尽职调查成本呈负向相关,而高于某一临界值,最优尽职水平与调查成本呈正向相关。其次,结合现有对逃税、违约等相关行为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并引入代表员工心理因素的各项指标,分别对员工是否尽职反洗钱和尽职反洗钱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验证。研究发现:员工的岗位、从众心理、商业银行内部反洗钱实施细则的严密程度和商业银行内部反洗钱合作程度对员工尽职反洗钱的可能性产生正向的影响,而培训次数、竞赛次数、工作压力与商业银行可疑交易报送流程复杂程度对员工尽职反洗钱的可能性有着负向的影响。在尽职调查的员工中,商业银行从业时间较长的员工尽职调查程度高于从业时间短的,非反洗钱岗位的员工比反洗钱岗或合规岗的员工会对反洗钱调查付出更多的努力,从众心理也将提高员工的尽职调查程度。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对可疑交易报告的数量要求与商业银行内部对未尽职反洗钱行为的惩罚力度均对员工尽职反洗钱程度产生正向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商业银行员工反洗钱积极性,提升商业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