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作用下组合煤岩层间界面超低摩擦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开发逐步向地下深部发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岩体更趋于破碎成为块系介质,特殊的“三高一扰动”力学环境,促使深部地下块系岩体发生超低摩擦效应,进而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设计研发的深部岩体超低摩擦效应试验系统,以组合煤岩体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组合煤岩受冲击作用下组合煤岩层间界面性质对超低摩擦效应的影响,旨为防治深部地下煤岩体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科学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分析了岩性对工作块体的水平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发现相同应力环境,煤-岩组合和岩-岩组合工作块体的水平位移均存在静止阶段、突增阶段、缓增阶段以及稳定阶段4个阶段;加速度均存在初期稳定阶段、突变阶段和二期稳定阶段3个阶段。对比岩-岩组合,煤-岩组合具有更短的水平位移突变时间和水平加速度幅值时间,更大的不可逆位移和水平加速度幅值。相同应力环境,煤-岩组合更易发生超低摩擦效应。(2)对比分析组合煤岩受垂直冲击扰动作用下工作块体的水平位移和加速度变化特征,发现垂直冲击扰动促进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的发生。垂直冲击扰动幅值越大,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越显著。垂直冲击扰动频率存在临界值2.6 Hz,当冲击扰动频率小于2.6Hz,随着垂直冲击扰动频率的增加,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越显著。低频率的垂直冲击扰动有利于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的发生。(3)组合煤岩接触面粗糙度影响组合煤岩的超低摩擦效应且存在临界值3.98。当接触面粗糙度大于3.98时,组合煤岩受冲击扰动作用在煤-岩接触面间产生的煤粉减小了煤与顶板砂岩间的摩擦力,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越显著。(4)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与组合煤岩层间软弱夹层厚度具有非线性变化关系,组合煤岩层间软弱夹层厚度存在临界值4 mm。当软弱夹层厚度小于4 mm时,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组合煤岩诱发超低摩擦效应的机率增加。软弱夹层厚度相同,其位置的不同影响组合煤岩超低摩擦效应。当软弱夹层位于煤块的上、下表面时,组合煤岩的超低摩擦效应最显著。(5)分析煤粉粒径对组合煤岩工作块体的水平位移和加速度的影响效果,发现煤粉粒径越大,组合煤岩越易发生超低摩擦效应,进而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该论文有图78幅,表3个,参考文献92篇。
其他文献
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场景分类是解译遥感影像信息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识别遥感影像所包含的信息,研究者们不满足于传统的人工设计特征,将深度学习利用到了场景分类中,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来对遥感影像进行检测和分类。目前,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场景分类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广泛应用于语义分割、目标检测和图像分类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然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往往具有背景复杂性强、目标多样性大和目标信息与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DIC,是一种直接、高效和经济的光学测量力学技术,以图像分析为基础,测量含有位移和应变的变形场。DIC具有简易的光路、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在实验力学和不同的相关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大气不稳定和实验中施加的动载荷,冲击载荷的极端测试条件下的求解精度仍存在一
基于DeepLabV3+算法进行图像语义分割的任务中,因忽视不同级别特征图中的特征重要程度存在差异性,导致丢失大量的特征细节信息,致使分割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 Lab V3+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首先,采用Xception模型作为主干网络,在这个模型中同时提取两条低级特征作为解码器的特征输入,增加特征信息;其次,引入注意力机制,采用通道注意力对从主干网络中获取到的特征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水印技术成为数字版权保护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数字水印技术中非盲水印算法需要第三方保护相对于盲水印不安全的特点和盲水印算法的可逆的特性,本研究把非盲水印算法与盲水印算法结合起来,将不可逆算法运用到盲水印中,同时运用视觉密码、重复码、DCT转换和Schur技术实现不需要第三方保护的不可逆盲水印算法。首先,利用视觉系统通道分解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DCT变换和Schur分解,
时间序列是数据库中的一种常见的数据类型,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金融和气象等数据库中。时间序列的主要任务是聚类和回归预测,在时间序列的回归预测中,常因数据集过大导致预测效果差,而时间序列的聚类可以将具有同一性质的时间序列划分到相同类别中,先对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再进行回归预测比不分类直接回归预测的效果好。但时间序列具有长度不等和数据集大等特点,传统相似性度量方式无法对不等长时间序列进行度量,以动态时
土壤微生物性质可以作为评估土壤质量及肥力变化最为敏感同时也最具潜力的指标,植物抗逆性可以反映植物在逆境状态下抵御伤害的能力。为揭示微生物菌剂在胁迫条件下对土壤性质及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基质,在单施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菌剂混施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分别进行干旱、盐分和重金属胁迫研究,测定其土壤微生物性质及植物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
传统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利用时空正则化方法缓解边界效应和滤波器退化带来的影响,但此方法不能动态更新,所以算法在跟踪过程中无法获取随着目标变化的空间正则权重,且难以避免跟踪漂移现象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对时空正则化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动态时空正则化的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通过显著性检测算法得到内容相关策略,并利用此策略获取包含目标第一帧信息的显著性图,经过处理后与传统空间正则权重结合,便得到
基于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利用手工特征为目标外观建模,速度快但精度较低,基于深度学习的跟踪算法,利用卷积深层为特征,精度高但速度慢。为兼顾算法的速度与精度,提出双模型流形正则化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算法由主模型和辅助模型构成,主模型采用上下文相关框架与相关滤波算法相结合,有效地弥补了相关滤波学习模型中余弦窗所过滤掉的背景信息,通过对上下文相关样本做流形正则处理,达到惩罚上下文相关框架、优化主模型模型的目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面对复杂的地质开采条件,由于当前的技术与理论的局限性,导致开采利用率不高,未能全面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开采。针对此种情况,大量的专家学者研究各种技术以求增加我国煤层气的开采效率,通过提高煤层气储层的解吸量及渗透率达到高速开采煤层气的目的。课题组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气增产技术,利用红外辐射对煤储层进行激励达到使煤层气促解增渗的效果。论文通过开展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的温升试验、红外辐
断层失稳滑动极易引发断层型冲击地压和矿震等灾害。鉴于利用引入库仑摩擦定律的连续-非连续方法不能很好地模拟断层黏滑过程,在自主开发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速率-状态依赖摩擦定律。并通过模拟直接剪切条件下滑动-保持-滑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开展了双轴压缩条件下平直走滑断层黏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在一次黏滑中,岩样上端面平均差应力的绝对值-时步数目曲线可被分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