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黑龙江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是我国重要的鲟鱼养殖品种。近些年来,随着鲟鱼养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施氏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养殖范围的不断扩大,养殖温度也有最初的偏冷水性养殖发展到现在的广温性养殖,致使部分养殖地区出现渡夏难的问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以施氏鲟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养殖温度下(15℃、18℃、21℃、24℃、27℃)幼鱼的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养殖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了施氏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 <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利用二次方程拟合SGR和温度(T),得出回归方程: SGR=(-0.0346)T2+1.6447T-14.33(P <0.05,R2=0.8494),计算得出SGR最大值的养殖温度为23.77℃。随养殖温度的升高,其饲料系数(FC)先显著性降低,后显著升高。利用二次方程拟合FC和温度(T),得出回归方程:FC=0.0178T~2-0.788T+9.258(P <0.05,R~2=0.8057),计算得出饲料系数最小值时,养殖温度为22.13℃。此外,幼鱼摄食率(FR)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 <0.05),其生长速度依次为24℃组>21℃组>27℃组>18℃组>15℃组。综上,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1℃~24℃。2.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的影响。养殖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显著,尤其对前肠的蛋白酶活性,其中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P <0.05)。温度对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温度组前肠的脂肪酶活性均高于中肠和后肠。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淀粉酶的活性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综上,低温养殖条件下(15℃),施氏鲟幼鱼肠道对蛋白质营养的消化、吸收主要集中在前肠,而在高温养殖条件下(24℃~27℃)下主要集中在中肠和后肠。此外,幼鱼前肠对脂肪的吸收利用能力优于中肠和后肠,而幼鱼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也主要集中在中肠。3.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肝脏的T-AOC、过氧化氢酶(CAT)、AKP、ACP、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影响显著(P <0.05),对血清和肝脏的溶菌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无显著性影响(P>0.05)。低温环境下(15℃~18℃),幼鱼有相对较高的免疫功能,是由于施氏鲟对于低温环境的良好适应所致。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在21℃~24℃时免疫相关酶活性较高,提示幼鱼在此温度范围内有较强的免疫功能。综上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1℃~24℃。在此温度范围内,施氏鲟幼鱼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和存活率,且具有较强的消化及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