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纤维/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将竹纤维作为新兴的高性能天然植物纤维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价值。目前工业上最常见的制备竹原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工艺有两种。①无纺成毡成型工艺,该工艺首先将竹纤维与PP纤维混合梳理后铺网成毡再进行热压复合成型;②造粒成型工艺,该工艺通过造粒机对竹纤维与热塑性基体进行混合造粒后再进行注塑成形。由于两种工艺中的成形工艺(成毡、造粒环节)对纤维的形态尺寸、长径比、杂质含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且二次加工使得制作成本提高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原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技术条件下,竹纤维的几何形态尺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粉状物含量较高,因此采用传统的竹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很难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竹纤维复合材料。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竹纤维的制备工艺、新型竹纤维/PP薄膜的热压成型工艺、不同竹纤维因素对竹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一、研究了目前常用的竹纤维制备方法,分析了软化工艺对竹纤维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碾压开纤方法制备后得到竹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弹性模量的均值分别为2906.77cN、6.07%、226GPa。二、研究了竹纤维/PP复合材料成形方法,首次提出了新型高性能环保竹纤维/PP薄膜的热压成型工艺,采用不同的竹纤维网格结构制备出新型的竹纤维复合材料,文中分析了不同竹纤维排布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新型热压成型工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试验结果如下:顺纹叠层的力学性能>竹纤维网格结构的力学性能>正交叠层的力学性能,且顺纹排布时其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分别为50.7MPa和68.18kJ/m2。竹纤维/PP复合材料热压时的最佳工艺参数:热压温度200℃,热压时间5min。三、分析了影响竹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获得了纤维含量、竹种(慈竹、黄竹、毛竹)、竹子部位(竹稍、竹中、竹根)、竹龄(1年生—5年生)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年生毛竹稍部所制备的竹原纤维/PP复合材料,当竹纤维的含量为40%时力学性能最佳;采用1年生毛竹所制备的竹原纤维/PP复合材料,当竹纤维的含量为50%时吸水性能较好,竹材部位几乎不影响所制备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
其他文献
锆钛酸铅(Pb(ZrxTi1-x)O3,PZT)气凝胶作为一种功能气凝胶,具有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力。其极低的密度能够较好地与水的声阻抗相匹配,其较高的静水压品质因数,作为水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的恶劣变化,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邻苯醌和儿茶酚化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化工、传感器、材料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高分子聚合、接枝、改性以及功能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作为船体的的抗生物垢涂层,但伴随着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工业上主要通过化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而近年来发现酪氨酸酶具有催化单酚化合物和儿茶酚化合物的双重活性,既能直接合成
电致化学发光作为一种超灵敏的分析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其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项较新的技术,主要是物质自身或者物质之间由于电的激发而在电极表
微波介质陶瓷普遍定义为在高频电路里,发挥介质材料优点从而起到不同作用的一类陶瓷。从70年代开始,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智能设备等方面的蓬勃发展,由于其较低的损耗、适宜的
由于现代工业设备集成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使得当前工业过程对于故障诊断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感器、数字化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能够被工厂获取并加以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工业过程进行故障诊断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相关统计分析是利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变量进行分析的一类方法。典型相关分析就是通过寻找典型变量的相关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同时典型相关分
电化学制氢技术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易于储存与运输的化学能,这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巨大的意义。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
为保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监测。声发射作为一种实时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PBX损伤监测研究,但是目前该技术还不能满足面向PBX工程应
具有CHA型晶体结构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如今在柴油车脱硝领域备受关注,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离子交换法和一步合成法。一步合成法因其合成路线相比离子交换法十分廉价而
卟啉是以卟吩作为母体的化合物,是卟吩环的同系物和衍生物加上不同取代基的通称。卟啉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16中心18电子大π共轭体系。当卟啉中心氮的两个质子被金属离子取代
为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不断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已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