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构造单元,对其构造演化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盆地陆内变形特征的分析,同时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旨在分析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及其主要构造单元的构造及演化特征,并进行成因机制探讨。本文利用丰富的地震、探井数据及露头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同时精细追踪地震剖面波组关系分析研究区震旦纪和早古生代的演化,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分析研究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最后综合分析古隆起成因机制。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在龙门山前地区构造变形最为强烈,龙门山南段山前地区在下部发育叠瓦构造,上部则发育反向逆冲断层形成背斜和向斜构造,而龙门山中段基底主要发育构造楔。川西南地区发育多个背斜构造。龙泉山背斜从南段到北段构造样式多变,川中隆起构造变形强度相对比较弱,呈现大型宽缓鼻状背斜,古隆起轴部位于老龙坝-威远-龙女寺一线。威远背斜受基底构造控制,沉积盖层整体发生褶皱变形。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认为威远背斜隆升在北西-南东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时间迁移。通过正演模拟分析认为威远背斜的隆升受基底双重构造控制,逆冲断层呈前展式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威远背斜的形成主要受川东构造带和龙门山隆升的影响,造成威远背斜基底的隆升,基底进一步控制上覆沉积盖层发育背斜构造并快速隆升。高石梯-磨溪构造从下到上呈背斜形态,背斜轴部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古生界及震旦系背斜幅度最大,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次之;二叠系至中三叠统幅度最小,古生界及震旦系在高石梯地区还发育近南北向背斜。磨溪-高石梯低幅度的背斜形态是多期构造叠加的结果,同时前震旦系滑脱层和中下三叠统膏盐层滑脱层起到了协调各构造层的作用。利用正断层传播褶皱理论分析威远-安岳裂陷槽形成机制,认为受南华纪-震旦纪伸展作用影响,四川盆地基底发育多幕裂陷,形成半地堑-坳陷组合,在基底正断层传播作用下形成裂陷槽。古隆起的构造演化受基底隆起控制,发育过程具有继承性,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震旦纪为雏形发育阶段,古隆起经历了两期构造升降运动;寒武-志留纪为发展阶段,早寒武世叠加了近南北向裂陷槽沉积,随后主要经历早寒武世末、寒武纪末及奥陶纪末三期构造升降运动,古隆起范围逐渐增加。志留纪末-石炭纪为强烈隆升剥蚀阶段,加里东旋回的广西运动造成上扬子区发生大规模抬升并遭受强烈剥蚀,乐山-龙女寺隆起核部被严重剥蚀;二叠纪-中三叠世为稳定埋藏阶段,古隆起接受了稳定沉积,中三叠世末,四川盆地发生构造反转运动,东南隆升,西北沉降;晚三叠世-侏罗纪早期为川西前陆盆地发育阶段,继承了中三叠世末的构造格局,在川西地区发育前陆盆地沉积;侏罗纪-现今为调整定型阶段,主要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古隆起轴线继续向东南迁移,威远背斜迅速隆升,古隆起定型。分析认为古隆起的形成是不同时间,多种性质,多期叠加的结果,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基底、分层滑脱变形系统以及动力学演化背景等3个方面的因素控制。通过分析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成藏特征,结合古隆起构造演化,认为震旦系有利的勘探区位于裂陷槽两侧,古隆起高部位。龙王庙组有利的勘探区在高石梯-磨溪-遂宁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