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家兔模型做为研究对象,运用古典针法飞经走气之“赤凤迎源”的针刺方法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初步揭示“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机理,为传承古典针法及临床治疗提供明确依据。方法:将32只家兔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秋水仙碱西药组、“赤凤迎源”针刺组,每组8只家兔。按照McCarty D.J经典造模方法向家兔膝关节腔内注入25mg/ml尿酸钠(MSU)溶液及0.1ml(10U/ml)多粘菌素B建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以“赤凤迎源”针刺法与秋水仙碱灌胃服药对比治疗。造模前、造模后第1天、治疗第4天、第7天对各组家兔双膝关节周径进行测量并记录。治疗7日后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家兔膝关节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1)各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测量结果:(1)造模前,各组间家兔的膝关节周径无差异,P>0.05;(2)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3)造模后第4天(治疗第4天),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统计结果有差异;(4)造模后第7天(治疗第7天),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2)各组家兔膝关节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的统计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统计结果有差异;西药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组间无差异。结论:(1)赤凤迎源针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家兔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起到抗炎消肿作用。(2)痛风性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滑膜匀浆组织中出现1L-1β、TNF-α的高表达,且这两种炎症因子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赤凤迎源针法能显著降低家兔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该针刺疗法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来实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