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或短语加上否定词后,仍表肯定义,即和原来词或短语的表义相同或相近。因其结构中的否定词可有可无,有人称其为羡余否定。羡余否定现象古已有之,而现代汉语中更显复杂化、多样化。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点,利用三个平面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形式——意义——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绪论。回顾20世纪中叶以来,学者们探究羡余否定从个别到类别的历程。明确羡余否定的概念,把羡余否定作为类现象进行划分,根据形成羡余否定的不同方式分为:X+(不/没等)Vp;(不/没等)X+Vp两类。第一章,“X+(不/没等)Vp”式羡余否定。根据“X”的性质又分为:副词性、动词性、名词性、关联性四类。在每一类中根据各羡余否定式的表达作用又划分小类,进行分析,指出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因素,并对一些歧义现象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明确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性。第二章,“(不/没等)X+Vp”式羡余否定。根据否定词相对于“X”的位置分为:否定词前置、否定词后置、否定词中置三类。同时也对每一小类进行详尽分析,指出形成羡余否定的制约因素,探讨一些与羡余否定相关的歧义现象。通过对两种格式的分析,揭示“X+(不/没等)Vp”和“(不/没等)X+Vp”两式的相互关系。第三章,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及存在价值。首先,从主观角度和客观角度探寻羡余否定的形成原因,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说话者主观倾向性和视角倾向性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X”表义复杂性,语法化机制的影响,方言影响等。在阐释羡余否定的存在价值时,从信息发出和接受的角度,将其价值性概括为三点,即展现主观意图,增强表达效果,突显不同视角。结论。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