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近20年公开发表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治疗黄褐斑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对临床治疗黄褐斑的口服中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和新思路。材料与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检索1999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口服治疗黄褐斑的核心期刊文献。以("黄褐斑"[常用字段]OR"黧黑斑"[常用字段]OR"蝴蝶斑"[常用字段]OR"肝斑"[常用字段]OR“面尘”[常用字段])AND("中医"[常用字段]OR"中药"[常用字段]OR"中医药"[常用字段])为检索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并将其中涉及的中药处方组成录入Excel中,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将整理好的处方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录入完成后,再次进行核对,以确保录入数据准确性。对于录入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以及归经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分别将支持度设置为25%与35%,置信度设置为0.8,并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对其产生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与新方进行挖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本次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08篇,其中包括280首处方,共涉及187味中药。2.本次纳入280首处方中,累计使用药物频次为3180次。其中,用药频次排在前十位的中药分别为:当归、茯苓、川芎、柴胡、红花、白芍、白术、甘草、桃仁、白芷;四气总频次为3121次,其中使用最多的为温性药,共出现1180次,然后为寒性药;五味总频次为4937次,其中使用最多的为甘味药,共出现1640次,然后依次为苦、辛、酸、咸、涩;归经总频次为8014次,其中使用最多的为归肝经的药物,共出现2146次,其次为归心、脾、肾、肺经药物;3.支持度设置为25%,支持个数为70,置信度为0.8,得出30组药对,其中涉及13味核心中药;并得出25条关联规则。当支持度设置为35%,支持个数为98,置信度为0.8时,得到6味核心中药;并得出7条关联规则。6味核心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白芍、红花、茯苓、柴胡。4.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时,对纳入此次研究治疗黄褐斑文献中的280首口服处方进行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分析挖掘,得到治疗黄褐斑的新处方12首。结论:1.临床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四气为寒性与温性并用,没有十分明显的寒热属性;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主要归肝经。2.临床治疗黄褐斑的核心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补虚、理气、利水渗湿、清热凉血祛风、固涩;并主要以当归为核心展开。3.治疗黄褐斑时主要应用理气化瘀,健脾补虚,佐以清热凉血祛风之法。4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挖掘共获得新方12首,新方为在补脾运脾、从肺论治黄褐斑等方面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