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而且由于饮食结构改变、肥胖、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某些过去低发病率的地区(如西班牙、东亚和东欧的一些国家等)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在CRC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治疗,其疗效差别巨大,越早治疗,疗效越好[2,3]。但是CR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较晚分期,要提高CRC患者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是一个极其重要内容。目前CRC的常用诊断方法有肠镜、结直肠造影、CT、MRI、肿瘤标志物、粪便潜血等,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查由于具有患者易于接受、方便、简单、快捷、费用较低、便于大规模进行等优点而受到青睐。由于目前还没有高敏感性的CRC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多采取同时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方式来提高CRC检出率,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the protein chip system for multi-tumormarkers,C-12)[4]即是这样一种能同时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系统。但是C-12包含肿瘤标志物众多,各肿瘤标志物对CRC的诊断价值不一,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在这些肿瘤标志物中挑选出价值较大者进行重点判读,同时对于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否提高CRC敏感度还存在争议,有研究[23,24]显示:相比于单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并不能显著提高CRC的检出率,但是也有研究[7,16]认为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目前对于CRC辅助诊断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CEA,但是CEA敏感度较低,通常在31%-77%左右[11,12],尤其在CRC早期升高并不明显,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有研究[5]发现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 ESM-1)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具有在CRC早期即显著上升的特点,用于CRC辅助诊断时敏感度达90%以上,但是目前有关ESM-1在CRC中的研究还不多,还少见将ESM-1与其它肿瘤标志物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的研究。同时,目前对于ESM-1在CRC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的表达差异也还存在分歧:有研究[5]认为ESM-1在CR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直肠粘膜,也有研究恰恰与之相反[6],对于这两种迥然相反的研究结果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或假说。目的:从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所包含的12种肿瘤标志物中挑选出对结直肠癌有较大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否显著提高CRC敏感度;了解ESM-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了解血液ESM-1检测用于CRC诊断的效能;了解ESM-1联合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CRC诊断的效能。方法:1.对新桥医院130例CRC初治患者和108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C-12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新桥医院51例CRC初治患者的组织标本,对ESM-1在CRC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3.收集新桥医院77例CRC初治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对血液中ESM-1及从C-12中挑选出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值进行测量;4.将ESM-1和从C-12中挑选出的肿瘤标志物针对CRC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C-12所包含的12项肿瘤标标志物中,CEA、CA242、CA19-9的对CRC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其余肿瘤标志物;2.与单项肿瘤标志物CEA相比,CEA+CA242/CA19-9对CRC的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3. ESM-1在CRC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4.针对CRC,取37.00ng/ml为ESM-1参考值,ESM-1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95%,约登指数为0.8721,并具有在CRC较早分期即可明显上升、浓度值随TNM分期升高而上升的特点;5.针对CRC,ESM-1的敏感度非常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CEA、CA242或CA19-9;6. ESM-1联合上述肿瘤标志物后敏感度有所增加,但是与单项肿瘤标志物ESM-1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 CEA、CA242、CA19-9为C-12中对CRC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2. CEA联合CA242、CA19-9检测并不能显著提高对CRC的敏感度;3. ESM-1在CRC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结直肠粘膜;4. ESM-1对CRC的诊断价值优于CEA、CA242、CA19-9;5. ESM-1联合CEA/CA242/CA19-9检测并不显著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ESM-1;6.血清ESM-1检测有可能成为一个CRC辅助诊断、筛查的新的候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