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替传译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信息加工机制。源语理解、信息记忆和语言转换的各个环节均会给译员、尤其是口译学生带来极大的挑战。对交传口译过程的记忆与信息的实时加工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对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记忆研究均以同声传译为考察对象,对交替传译过程的记忆机制研究相对不足。而实时加工机制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来自欧洲语言之间的口译活动,如“西班牙语-英语”和“德语-英语”之间,缺乏“汉语-英语”之间加工过程的研究。此外,口译记忆研究与信息加工研究往往各自分离,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见实证研究报道。 本论文以释意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为基本框架,提出记忆与加工机制的互动发展观,采用“三角测量”的研究范式,对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和加工过程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在第2章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需要解决的若干核心问题。第3章介绍一项对学生、教师和专业译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各类口译人员在自然状态下对口译记忆能力和信息加工的认知状况及行为。第4章介绍一项描写性研究,对一次现场口译录音资料进行“段落分割-逐句对齐-三重标注”的转写操作,具体分析译语中的省漏现象和加工方式:对于省漏现象,从语言形式省漏和信息内容省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加工方式,从句法结构、文本语义、话语信息三个方面予以分析。通过文本分析结合译后访谈,研究记忆与加工方法在实际口译操作中的具体作用与表现形式。第5章介绍口译记忆的实验研究,实验1研究口译训练对交替传译工作记忆能力发展的作用,并分析译语中各种错误记忆现象的分布。实验发现:虽然整体错误记忆比例下降,但替代错误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对专业译员的后测实验与访谈进一步揭示了译语输出过程中“心理填补”机制的存在,本研究据此提出“替代错误心理成因模型”。实验2对被试(学生、口译教师和译员)进行工作记忆广度测量,并分为高容量组和低容量组。实验3包含一次交传实践与译后再认任务,通过句子判断和单词再认任务的成绩,观察高容量组和低容量组在译后源语内容和形式保持能力上的差异,并分析工作记忆、口译效能与源语保持能力的关系,从而探讨“脱离语言外壳”在口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与运作机制。第6章研究交替传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机制,实验利用E-Prime2.0软件编程,采用“自定步速阅读”模拟口译听力输入,通过按键反应时测量阅读过程的时间消耗,使用隐喻词作为目标词。实验4确认了隐喻词效应的存在。实验5和6分别采用“汉-英”和“英-汉”两个方向的实验材料,将被试分为高低工作记忆组进行实验,观察读后复述和读后口译条件下源语理解过程中的并行加工现象,并分析工作记忆、翻译方向对信息加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的第7章推导出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记忆与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在肯定串行加工作为口译信息加工模式的常规状态的前提下,证实了“非对称有限并行”加工模式的存在。具体说来,英-汉方向比汉-英方向出现更多的并行加工,同时,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译者也会出现更多的并行加工。并行加工的层面较多地集中在词汇层面,特别是在对工作记忆较为“敏感”的词汇项目上(如隐喻词),而句法层面的并行加工相对较少。此外,并行加工描述的只是口译的实时思维过程,主要是影响源语理解的开始到概念合成之前这一阶段的译语语言特征的激活过程,但译语激活不等于被选择,因此并行加工不能影响译语产出这一阶段,也不能影响最终的翻译结果。 本研究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交替传译过程的记忆机制和信息加工方式,在思路、方法和实验设计上均有创新之处。研究结论及相关成果对口译理论研究、口译教学和口译实践都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