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莽人是一个居住在我国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乡中越边境的特殊族群,2009年归为布朗族,至今不到900人,分布在龙凤村、平和村和牛场坪村三个村民小组。解放前莽人过着游耕游居的原始社会生活,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合村定居,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农业生产水平低,文化素质落后,生活十分贫困。2008年国家专项拨款7758万元实施莽人综合扶贫工程,为莽人修路、建盖房屋和水池等基础设施,并开垦土地和梯田,莽人生活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莽人综合扶贫工程结束后,政府对莽人的关注日渐减少,而莽人由于贫困程度深以及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等原因,陷入发展停滞与返贫状态。本文基于实地调查,通过对莽人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活与精神状况进行描述,分析莽人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完善莽人扶贫的对策建议。莽人扶贫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有:首先是生存环境的先天不足,表现为居住环境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高寒山区难以发展种植产业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其次是莽人自身存在的问题给扶贫带来的困难,主要有莽人发展动力缺失、厌学辍学严重、早婚早育普遍;最后是莽人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对莽人后续扶贫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对莽人的扶持工作抱有良好的初衷,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莽人扶贫不是止步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不是简单的“没有就给”,政府不可能永远对莽人给予经济扶持,莽人也不能生存在“等靠要”的期盼之中。目前莽人扶贫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该如何解决,如何使莽人早日脱贫致富,笔者认为政府在继续加大扶贫资金力度的基础上,应有以下三个转变:首先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致力于培养莽人自主发展能力,进而开发莽人特色产业,并赋莽人传统文化于扶贫之中;其次由单一主体扶贫向多元主体扶贫转变,培养莽人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引导莽人参与扶贫,使其主动性得以充分激发,同时引入NGO参与扶贫,解决政府扶贫“唱独角戏”所带来的弊端,从而弥补政府扶贫工作的不足;最后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派遣驻村干部实施精准扶贫,形成良好的扶贫工作对接点,并对扶贫项目进行有效的后续监督管理。通过三个转变,从深层次上解决莽人扶贫困境,实现莽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