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体育课不完善、不完整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仅仅依靠体育课堂,运动技术很难能甚至是不能转化为运动技能,在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学生上完体育课后,很少有人将课堂所学内容再去巩固、提高。本文是立足于团队的前期研究(2012年)——“学练赛用”体育大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而写的,“学练赛用”体育大课程模式就是指把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校内外的各级比赛、实践应用中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把“学”“练”“赛”“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而本文中体育大课程的“用”是“学练赛用”体育大课程模式中的重要一部分,是对运动技能的运用,它与“学练赛”的关系是:“用”是“学练赛”的目的和归宿,“用”是“学练赛”的延伸和强化,“用”是与“学练赛”在同一链条上的不同层次。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人们“用”的现实情况,合理设置体育大课程的内容、完善“用”的评价机制,最终完善体育大课程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各个运动项目的转化率,丰富人们对运动技能的运用方式、运用内容,提高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熟练度,增强人们对运动技能运用的意识,促进人们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同时,王登峰司长也表示,未来,学校体育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就是要教会孩子们基本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练”,体育作业、课余训练要成体系化;第三个方面就是“赛”,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要让孩子至少在班里的比赛中能够上场,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竞赛中去,实现体育课程一体化。所以说,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目的与“学练赛用”体育大课程模式研究目的不谋而合,都是为了促进人们对运动技能的准确掌握,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与锻炼意识。本文以重庆市大学生以及社会脑力劳动人群为调查对象,以“学练赛用”体育大课程模式中的“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用”的本质、“用”与“学练赛”之间的关系、“用”的作用以及“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文中,“用”的本质是:“用”是指对运动技能的使用、传递;2、“用”与“学练赛”之间的关系:“用”是“学练赛”的目的和归宿;“用”是对“学练赛”的延伸和强化;“用”是“学练赛”同一链条上的不同层次;3、“用”是促进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载体之一;4、“用”存在的问题有:(1)“用”的脱节,表现为重庆市大部分大学生以及大部分社会脑力劳动人群“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以及“用”的内容脱节,各个环节的脱节主要表现在大部分人群没有将运动项目的学习、运动锻炼和参加比赛三个环节很好的衔接起来,内容的脱节主要表现在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只有少数运动项目转化率较好,多数运动项目的转化率较低;(2)“用”的不足,表现为在重庆市大学生以及社会脑力劳动人群中,大部分人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运动锻炼时间不足以及比赛经验不足;(3)“用”的水平低,表现为在重庆市大学生以及社会脑力劳动人群中,大部分人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较低、比赛的成绩较低;(4)“用”的意识不够,表现为在重庆市大学生以及社会脑力劳动人群中,大部分人无论是对运动项目的学习、或是运动锻炼或是参加体育比赛,其积极性都不高,尤其表现在运动锻炼和比赛方面;(5)“用”的制约因素过多,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懒惰制约是重庆市大学生以及社会脑力劳动人群“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兴趣不高和运动能力弱,生理疾病的占少数;客观因素中,场地的限制和运动项目的难度大成为制约重庆市大学生“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学习任务重,还有部分其他的制约因素;场地的限制以及家庭因素成为制约重庆市社会脑力劳动人群“用”的客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