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C蛋白质折叠/开折叠过程的脉冲升温纳秒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而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生物体内合成的新生肽链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必须经历一个折叠过程,由此提出了“蛋白质折叠问题”。虽然蛋白质折叠对所有的生物来说是最基本的和最明确的事实,但它的折叠过程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我们以一台一氧化碳中红外气体激光器为探测光源,Nd:YAG激光器泵浦高压氢气产生受激拉曼散射获得1.9μm的加热脉冲,建立了一套脉冲温升——时间分辨瞬态红外吸收光谱探测系统,借助D2O吸光度的变化标定对蛋白质进行脉冲升温的幅度,能够在不引入辅助物质的前提下,研究蛋白质快速折叠开折叠过程。整套系统中,加热脉冲最大输出功率为25mJ,探测光平均输出能量为8mW,仪器响应时间约为80ns,通过水浴控温,可实现对蛋白愿样品在4℃~80℃之间的初始温度调节,以及最高26±1℃的温跳变化,为研究蛋白质折叠/开折叠过程提供了很宽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细胞色素C为典型蛋白质,首先通过在25~93℃范围内采集其稳态红外光谱对其热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借助变温红外差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等分析方法,对细胞色素C的二级结构进行了指认,并对其二级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充分证明细胞色素C红外吸收光谱中α-螺旋和loop结构在1650-1660cm-1区间发生光谱部分重叠,吸收强度比例约为2:1。这一重要发现揭示了1650-1660cm-1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峰并不一定来自于单纯的α-螺旋酰胺Ⅰ带的吸收,为确认细胞色素C蛋白质折叠动力学过程的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奠定了基础。 最后利用脉冲升温法,对初始温度分别在10℃,25℃和40℃,温跳幅度10~20℃的D2O中细胞色素C的瞬态升温诱导开折叠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初始温度下的瞬态变温红外吸收差谱,结合对某些特征峰位的快速动力学拟合分析,得出细胞色素C在初始温度较低时(10℃),脉冲升温主要引发组氨酸残基His26和His33的去质子化和loop结构的复性过程,以及β-turn结构的部分开折叠导致的进一步H-D交换的发生。当初始温度为室温(25℃)时,其二级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埋态α-螺旋的打开和无规结构的增加,初始温度升高后,在40℃左右时,加热脉冲对蛋白质的瞬间扰动主要发生在β-turn结构的解离和large-loop结构的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以耦合混沌振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讨论系统达到完全同步、广义同步或相同步的状态时出现的一些合作现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内在的规
本论文将量化计算和NMR实验方法相结合,研究了有机分子在分子筛孔道中的吸附以及分子筛H-MCM-22和重要烷基化催化剂BF3/γ-Al2O3的酸结构和酸强度,同时我们成功将组合量子化学O
为了研究熔体法晶体生长边界层内生长基元的变化过程,我们设计制作了微型晶体生长炉,通过采用激光显微共焦高温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对熔体晶体生长过程中晶体、固/熔边界层、
环境污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机污染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垃圾焚烧烟气中氯代苯及氯代烯烃等有机物与的二恶英密切相关,可作为实时监测二恶英的替代物,且这类物质
学位
实验观察发现,在气相条件下,胞嘧啶和它的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丰度(population)差异。而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都表明,两者(胞嘧啶和它的transimino互变异构
本文使用Zn金属靶材,运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了ZnO或Zn薄膜,然后在H2S或硫蒸气中硫化制备了ZnS薄膜。鉴于国内外关于硫化法制备ZnS薄膜的研究很不系统以及硫化机理的解释不完善,利
生物气溶胶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粒子,它具有易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只要有十个存活的生物体就足以使人类感染,从而引起过敏或中毒反应。更可怕的是,气溶胶粒子常常作为生物战剂的
学位
纳米团簇的性质和行为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历史,作为纳米颗粒的团簇在目前的新兴的纳米科技中有了一席之地。团簇束流技术是制备团簇组装纳米材料的最方便和最容易控制的方法,我
纳秒、亚纳秒级短脉冲激光在科研、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利用某些物质对入射光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吸收饱和效应的被动调Q技术、被动锁模技术,由于省去了
  本文指出了利用Fabry-Perot标准具直接探测Mie散射是获得高分辨率大气风场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和设计基于Fabry-Perot标准具的米散射直接接收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