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肥城市中心城区基础地质环境条件出发,以地形地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和构造条件等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对城市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分析,最终对肥城市中心城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肥城盆地属于岩溶断陷盆地,研究区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粘土岩与碎屑岩。盆地内部主要发育上第三系粘土岩以及第四系松散土类,主要持力层为风化泥灰岩和砾石类土层。北东向桃园断裂和南北向马山断裂为主要构造,控制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作用、构造格局及现代地形地貌分区。盆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孔隙水及裂隙水。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及其它工程地质问题。文章在论述肥城城区的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资源地质环境、变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自然资源条件、气象条件、人为原因产生的地质灾害以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负面影响等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地形坡度、相对高差、工程岩土分区、地基承载力、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利用潜力、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资源丰富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和与断裂距离10个因子为评价因子的肥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结合土地利用与地质环境条件,把研究区划分为六个一级单元,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网格法把研究区划分为204个二级单元。通过调查与实验,对204个二级单元进行赋分,采用上述评价模型计算各二级单元的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据此将评价区分为地质环境质量优、中、差三个区:地质环境质量优区有101个二级评价单元,总面积8184.77hm2,占评价区面积的54.58%。地质环境质量中区有67个评价小单元,总面积4497.87hm2,占评价区面积的26.66%。地质环境质量差区有36个评价小单元,总面积3213.06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18.76%。然后,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肥城城区的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肥城城区的地质环境保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的实施途径。最后在分析了各类城市用地对地质环境的需求,分析了肥城市中心城区各一级单元的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适宜性之后,对肥城市中心城区进行了规划,划定了中心城区规模控制边界、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