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疾病困扰着全世界的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可以分为激素依赖型和激素非依赖性,以前者居多。5α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二氢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力比睾酮强4-5倍,强烈刺激前列腺增生。5α还原酶抑制剂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疗效明确。一般认为,5α还原酶抑制剂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爱普列特和度他雄胺。其中爱普列特是我国白行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由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我们利用爱普列特与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抗体偶联研制了一种抗前列腺癌的靶向药物,以实现靶向增效、并验证靶向药物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靶向药物(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是通过适当的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需要发挥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内某靶点的给药系统。靶向药物可使药物集中于靶点,同时减少在产生不良反应部位的浓度。靶向药物可分为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药物,以及物理化学靶向药物三种。抗体对大多数肿瘤的特异性抗原具有识别作用,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药物是把药物与抗体结合,利用抗体与配体特异性结合而将药物导向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主动靶向药物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主动靶向药物集中于靶区可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疗效,同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旨在研制抗前列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用前列腺癌相关的PSA为靶点,将PSA的抗体与爱普列特相偶联,得到主动靶向药物。爱普列特结构上有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抗体分子表面有赖氨酸ε-氨基,数量在20~50之间,可以利用羧基与氨基形成酰胺键,从而实现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的偶联。羧基事先需要碳二亚胺试剂活化,再与NHSS生成活性酯,在弱碱性条件下与氨基缩合生成酰胺键,经排阻层析去除小分子未反应的杂质,冷冻干燥除去水分后即得。经质谱检测,生成的爱普列特与PSA抗体偶联物分子量较抗体增加了8000da。爱普列特与PSA抗体偶联物经10%醋酸水解,用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根据抗体和爱普列特的分子量计算平均偶联率。由水解产物与爱普列特原料水解产物在液相色谱上出峰位置一致,可证明偶联反应未对爱普列特的结构产生破坏。此外,偶联产物在体外的抗原抗体结合力试验中证明仍有70%的结合力。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爱普列特与PSA抗体偶联产物对LNCaP细胞的毒性(IC50)较PC-3细胞的毒性(IC50)增大,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在裸鼠皮下瘤动物模型体内注射靶向药物后,切除肿瘤和腿部肌肉,制作切片,免疫组化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抗体偶联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比肌肉中的浓度高得多,经图像灰度分析,浓度差在10倍以上。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证明了爱普列特在裸鼠皮下瘤动物模型体内的靶向性分布。抑瘤试验中,尾静脉注射爱普列特与PSA抗体偶联物0.1mg(相当于爱普列特0.02mg),每三天给药一次,两月后平均瘤体积330mm3,空白对照组平均瘤体积475mm3,同剂量爱普列特组平均瘤体积451mm3。注射靶向偶联药物的平均抑瘤率为30.5%,爱普列特注射液的平均抑瘤率为5.1%。以上数据表明,PSA抗体偶联爱普列特具有对肿瘤的靶向作用,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作为一种抗癌新药的前期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方面是对偶联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偶联产物在动物模型体内表现出较好的靶向性。未来可与其他带有羧基的抗癌药物偶联,抑癌效果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