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颗粒表面增强矿物油荧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油污染已经成为威胁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如何对水体中微量油进行检测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普通荧光光谱法灵敏度的限制,对于水体中痕量油污染不能做到早期预警。近期研究发现,利用金属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可以实现荧光增强。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表面增强荧光光谱技术,对水体中微量油进行检测。本文从实验上对球形银纳米粒子基底与花形银颗粒基底上微量柴油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理论上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对粒子光谱特性,局域电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辐射等离子体模型对基底上柴油表面增强荧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工作:   1.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球形银纳米粒子、花形银颗粒,用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活性基底,并通过扫描电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表面形貌与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球形纳米粒子粒径约为80nm,分散性良好,消光光谱峰位位于405nm处。花形纳米粒子粒径约为450nm,消光光谱在长波处为较宽包络。   2.利用制备的两种基底对水体中微量柴油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并实现了对其荧光光谱的增强。用355nm激发光激发时,球形纳米粒子的增强荧光增强因子为4.58。对于花形银颗粒基底,355纳米激发时,荧光增强因子为4.73;488nm激发时,荧光增强因子为10.3。   3.理论上,利用有限时域差分算法研究了球形银纳米粒子与花形银颗粒消光、吸收与散射光谱,并分析了粒子周围表面光场分布。利用辐射等离子体模型分析了两种基底上柴油表面增强荧光物理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光缆故障定位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釆用小波变换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光缆迁改工程光缆故障点快速、稳定、可靠的故障定位报警,是综合了激光光源、OTDR、光
列车定位子系统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我国中西部低密度铁路线路迫切的需求一种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列车控制系统,基于GPS和里程计(ODO)的列车定位方法可以节约轨旁设备
铁路路基作为轨道结构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松散的土石材料所构成。由于路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受自然条件、上部荷载、路基填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实现路基具有足够的
混沌信号的宽带、无周期内禀随机性、无模糊自关联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法混沌激光测距系统利用其独特的自相关特性,实现了具有强抗干扰能力、高分辨率的测量。目前
太赫兹辐射是位于0.1THz-10T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这一波段位于微波和远红外的交界处,它具有如下特点:低光子能量、亚皮秒量级的脉宽和高时空相干性等,在通信、生物和天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