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小麦是河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口粮,保障小麦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小麦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资助下,本论文以鹤壁市小麦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的浚县钷桥镇1万亩和淇县高村镇1万亩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示范区建设体系的构建、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从技术和制度方面系统探讨了鹤壁市小麦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的建设与实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鹤壁市小麦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框架体系,主要包括:示范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示范区小麦安全生产体系、小麦食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从制度和体制上保障了小麦食品质量的安全。2、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作为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选择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三项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选择pH、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总砷、总汞、总镉、铬(六价)、总铅、硝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作为灌溉水质量指标、以重金属含量作为土壤质量指标,对示范区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示范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示范区产地环境空气各监测项目污染指数均小于1,示范区空气质量安全;示范区辛村、前枋城的地表水和钜桥井、泥河井的地下水总汞、总砷、总铅、总镉、氰化物、六价铬均为未检出,也就是说严格控制指标均未检出,其它指标也不超标,均在标准之内。污染指数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监测点土壤中的各个重金属含量水平较低,都没有超出国家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说明示范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为未污染,符合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可以保证小麦生长的安全,不会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对小麦造成污染。3、构建了鹤壁市小麦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安全生产体系,包括小麦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体系、小麦储藏技术、面粉加工技术等,从生产技术上支撑了小麦食品质量的安全。4、构建了示范区小麦及其产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主要由七个体系组成:小麦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体系、检测体系、监管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产业化服务体系。制定了鹤壁市《无公害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小麦安全生产平衡施肥技术规程》、《小麦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小麦安全储运技术规程》、《小麦安全面粉加工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从制度上保障了示范区小麦食品质量的安全。5、根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探索总结出一套包括技术支撑、政府推动、企业自律和公众意识提升在内的示范区运行机制。6、经过综合示范区的建设,核心区亩产量两年平均502公斤,与前三年平均亩产447.9公斤相比,亩增产54.1公斤。比非项目区的386.2公斤,亩增产115.8公斤,增产率30%。比全县平均亩产424公斤亩增产78公斤,每公斤小麦按1.40元计算,亩增加收益109.20元;示范区收获产量两年平均46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增产41公斤,亩增收益57.40元;辐射区收获产量447.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增产23.5公斤,亩增收益32.90元。全县项目区两年来累计增加经济效益0.278亿元。籽粒中农药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均不超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标准。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