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异丙甲草胺属于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防治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以及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田间用量大,药害明显。解草啶是嘧啶类安全剂,化学结构简单、易于进行结构改造,但用量大,结构中含有对哺乳动物有轻微毒性的氯原子,存在环境隐患。天然产物山椒素类化合物具有安全剂活性,在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环境友好。因此,就当今现状而言,针对精异丙甲草胺药害,对解草啶和山椒素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开发出环境友好、效果理想的新型除草剂安全剂迫在眉睫。基于商品化肟醚类除草剂安全剂结构中含醚键,便以醚键代替解草啶的氯原子,设计了第Ⅰ系列化合物,4-氯-6-(取代苯氧基)-2-苯基嘧啶类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用能调节植物生长的活性片段(-C=NNH-)替代解草啶的氯原子,设计了第Ⅱ系列化合物,(E)-4-(2-苄亚肼基)-6-氯-2-苯基嘧啶类化合物。依据天然产物山椒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设计了第Ⅲ系列化合物,N-烷基与N-烯基取代酰胺类化合物。共计86个化合物。对第Ⅰ,Ⅱ,Ⅲ系列化合物进行安全活性试验,除草剂安全剂活性试验,或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 mg/L的Ⅰ、Ⅱ以及浓度为8 mg/L的Ⅲ系列化合物均对水稻生长几乎无抑制作用。第Ⅰ、Ⅱ和Ⅲ系列中90.70%的化合物针对精异丙甲草胺对水稻药害有解毒作用,具有安全剂活性。Ⅰ-05、Ⅰ-08、Ⅱ-09、Ⅱ-20、Ⅲ-06和Ⅲ-28被筛选为高活性化合物。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降低浓度试验,得出以下结论:Ⅰ-05、Ⅱ-09、Ⅱ-20、Ⅲ-06和Ⅲ-28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解毒能力分别在0.05 mg/L、0.5 mg/L、0.025 mg/L、0.25 mg/L和1 mg/L达到最佳。Ⅰ-05在最佳浓度时,解毒能力远优于解草啶;其它4个化合物(Ⅱ-09、Ⅱ-20、Ⅲ-06和Ⅲ-28)在最佳浓度下解毒能力接近解草啶的解毒能力。Ⅰ-08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解毒能力在浓度为0.025 mg/L和0.05 mg/L时与解草啶相近,但无法准确判断哪个为最佳浓度。这6个化合物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合成且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可作绿色新型除草剂安全剂候选化合物。在50 mg/L浓度下,第Ⅰ和Ⅱ系列目标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西瓜枯萎病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结构是活性抑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