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的心脏当中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1]。传统的安装起搏器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右室心尖部,常用的起搏模式是VVI模式,该部位主要是安装被动电极,操作比较简单,植入比较容易,其有较好的稳定性[2]。但是在该部位安装起搏器与患者心室的激动顺利不相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和右心室和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影响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的心脏当中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1]。传统的安装起搏器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右室心尖部,常用的起搏模式是VVI模式,该部位主要是安装被动电极,操作比较简单,植入比较容易,其有较好的稳定性[2]。但是在该部位安装起搏器与患者心室的激动顺利不相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和右心室和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影响患者心脏的协调性,出现左心室功能失代偿、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死亡[4-5]。近年来,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生理性起搏能够让患者的起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接近原始的心脏状态关注颇高[6]。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要求选择更加符合生理特点的起搏部位[7]。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和房室的水平向接近,在此部位进行起搏能够让心室的激动顺序接近生理水平,能够取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减少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另外,采用主动电极是进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关键[9-11]。目的:探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共80例研究对象,均为缓慢性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40例患者采用被动电极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选自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起搏参数,术后1个月、手术3个月和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起搏阈值、R波高度和电极阻抗,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和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起搏参数差异比较:研究组患者的R波高度、术后1月、3月和术后6月起搏阈值、术后1月及术后3月阻抗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植入时间(56.14±1.19)min、曝光时间(18.73±4.12)min 长于对照组(15.43±1.23)min、(10.14±4.23)min;研究组患者的起搏阈值(0.68±0.09)V、阻抗(662.28±28.97)Ω高于对照组(0.54±0.09)V,阻抗(620.04±26.41)Ω,而QRS时限(0.14±0.03)ms明显低于对照组(0.16±0.04)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阻抗为(602.76±83.45)Ω,与常规组的(666.58±80.86)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后6个月的心脏超声参数和心律失常参数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射血分数为(55±8)%,明显高于对照组(49±7)%;研究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房性心律失常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33.12±2.35)mm、(49.09±5.89)mm、(68.46±20.76)次、(28.07±6.7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38.09±2.10)mm、(52.31±6.17)mm、(231.16±71.87)次、(61.34±8.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对心脏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影响小,对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并分析患者随访期间的LDL-C水平变化。评估预期生活方式改变对LDL-C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PCI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收集基线,首次随访和最终随访LDL-C水平,分析患者随访期间的LDL-C水平变化程度。基于预期的生活方式干预
目的:明确一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家系遗传特点,并对ITGB3基因致血小板无力症进行复习,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与出血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先证者为14岁女性,自幼有皮肤、黏膜出血,月经来潮后因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出现贫血症状,并反复出现血尿。先证者父母为近亲结婚。通过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凝血时间、血块退缩实验、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流式检测血小板CD41、CD61
目的:探讨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本院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CA相关病情及抢救资料、结局资料和相关时间数据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ROSC率和CA后30天存活率。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及比较,分析院内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征,归纳ROSC和CA后30天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共纳入308例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及两者乘积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胸闷痛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25例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n=334)和非冠心病(n=91)两组。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并以中位数为界,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组(n=
目的:分析蛇毒类血凝酶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使用蛇毒血凝酶的57例病例,先根据疾病类型分成两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组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组,通过t检验探究蛇毒血凝酶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用药前后血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否可用于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探讨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否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假腔血栓状态的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入院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和心脏神经官能患者。入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胸部和/或背部疼痛,急性主动脉夹层患
研究背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严重的先天性或免疫介导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member 13,ADAMTS13)缺乏,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临床上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后的相关疗效指标(心脏彩超相关结果指标、NT-Pro BNP含量、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心功能变化、心率变异性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评估芪苈强心胶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心梗后患者预后管理提供多一种药物选择。方法:从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且诊断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至少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目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降血压效果是否优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提供更多有关ARNI降压效果的详细信息,我们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来比较ARNI与ARB类药物在高血压短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自2020年6月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