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有90%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CO2造成的。控制和减排CO2,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动态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RICE)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和参数修正,并嵌入GDP溢出和海平面上升模块,构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RICE-2009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针对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5种CO2减排方案和《哥本哈根协议二》中各国承诺的减排政策,开展了相关的气候及经济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评估了适合全球6个国家和地区的CO2减排政策。其评估结论可以为我国CO2减排战略的制定,后京都时代温室气体减排相关国际谈判的参与及国际减排政策框架的形成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主要结论有:
(1)得到了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5种CO2减排方案的评估结果,表明,在2050年前,这5种方案均可有效的将大气CO2总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到2100年,全球温升控制在2℃左右,而海平面上升幅度控制在0.48 m左右。除OECD方案,其它4种方案都可以有效地保护全球气候安全;但5种方案将导致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前苏联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的GDP值降幅分别达7%、4%、5%、14%、10%和6%,而其控制成本占GDP的比重分别达6%、3.5%、4.1%、13%、8%和5%,并且中国的消费效用下降幅度远大于其它五个国家和地区。显然,这5种方案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忽略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需中国投入巨额减排成本,是我国所不能接受的。
(2)得到了《哥本哈根协议》中各国所承诺减排指标的评估结果,表明,在2050年之前,难以将大气CO2总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2100年之前,也难以将大气温度增量控制在2℃安全阈值内,而其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0.515 m,无法保证全球气候安全;到2002年时,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前苏联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GDP值的下降幅度分别为0.67%、0.26%、0.1%、0.7%、0.35%和0%。2020年后,美国、日本、欧盟和前苏联地区GDP下降幅度均超过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同时,在该方案基础上,如果继续加大减排力度,2020年后,美国、日本、欧盟和前苏联地区仅可以使大气温度增量下降0.001~0.009℃,而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则可以使其下降0.022~0.097℃,对控制全球温升的贡献更大,但需要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控制成本占GDP的比重分别达1.25%和0.44%,而美国、日本、欧盟和前苏联地区分别为2.3%、0.6%、0.5%和0.45%。表明,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实施减排的潜力明显大于其它国家和地区,而且其实施减排的力度关系能否保证全球气候安全,但控制成本占GDP的比重也较高。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全球六个国家和地区,以全球温升不超过2℃的安全阈值为原则,评估并确定了能够基本保证全球气候安全的最适减排力度,并明确了各自的减排路线图;但为实现该减排路线图,到2050年时,美国、日本、欧盟、前苏联地区、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GDP下降幅度将分别达7%、3%、4%、11%、15.6%和3.7%,而控制成本占GDP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6%、2.3%、3.4%、10.1%、10%和3.3%。表明,中国GDP下降幅度及控制成本占GDP的比重显著高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地区,基于此,模拟分析认为,美国、日本和欧盟应分别提供占GDP值1%的资金援助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并提供技术转让,并提出了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应该阐明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