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弥儿·涂尔干(1858-1971)在法国经历工业化变革背景下,以解决现代道德危机为目标,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但相较于学科教育,他本人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以社会量度为基准的道德教育之上。其思想以社会集体为出发点,探讨道德的本质,以及真正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本文基于对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提炼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旨在结合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环境,探讨其思想对现实教育改革的启示。论文主要以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基于相关文献和著述的整合,梳理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试图把握其思想形成的时代线索和学术成因。从历史角度来说,19世纪的法国社会推崇民主主义与民权主义,但农业人口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此新旧道德体系碰撞,道德稳定性遭受破坏。伴随文艺复兴的精神革命,道德虚无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催生了道德真空的危机出现,涂尔干在此背景下致力于寻找道德危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以学术角度来说,涂尔干的思想深受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并结合斯宾塞的社会有机理论与布特鲁的哲学方法论,将道德的本源视作社会集体下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整合的方式自主发展。第二部分从道德教育本源、指向和核心的角度解析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心观点。首先从道德教育知识元的角度引出“德性”的概念,并从其本质和属性两个角度作出解释:德性从本质上说是社会集体的产物,以社会为根本立场,向着神性理想发展。德性同时具备自觉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三个属性,是人内化品性的表征。涂尔干的道德架构是建立于社会立场之上,因此他重视人性的自主特征。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理想人”——即兼具理性和自主能力,能够完成社会分工所承担的任务,以此构成社会的良性发展。为解释这一目的,涂尔干以道德的三个要素作为基础,阐述道德的具体内涵。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具备规范行为、消除随意性的作用;牺牲精神旨在要求个体对社会的奉献和依恋,以道德标准赞赏非个人行为的社会性特征;自律精神则是道德培养的最高目的,以理性人格作为前提,自主自决是其表现,通过道德的内化作用,形成主动积极的成熟道德观。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四个理论特征——社会依附性、宗教批判性、个体自主性和代际互动性。社会依附性是涂尔干集体主义立场最显著的特点,强调社会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和依赖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无数个体的文化联结,每个个体对其承担义务和责任;宗教批判性则是以反对封建神学为主张,重视个体的个性发展,推崇回归实际的教育,为现代民主社会铺平思想道路;个体自主性强调个体的自决能力,是以理性社会为前提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代际互动性则体现涂尔干对道德培养在时间跨度的理解,他重视每一代人的道德传承和相互作用。第四部分探讨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现行德育模式的启示及改进策略。基于对其理论的研究,结合现代德育普遍存在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重视对儿童道德要素的培养。通过培养纪律精神,规范尚处在未成熟阶段儿童的行为;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帮助儿童初步形成理性的社会价值观;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以教师引导为原则,促进自决能力的形成。其次,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应当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涂尔干的研究作为20世纪初的杰出成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理论的先进性部分仍然值得我们探索,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