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水在水循环系统中是重要的输入和来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支撑力量。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下垫面属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不透水面积的增加而改变了城市原有的水文循环,使得内涝和城市排渍压力剧增。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雨水的收集利用及其资源化问题。居住小区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起端,约占城市面积的70%,在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论文首先结合气象局提供的逐时降雨资料,从暴雨日数以及年降雨量与蒸发量变化两角度分析株洲雨水利用潜力,由于不同地区降雨分布存在的差异性选择用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得到了雨水可利用量,从而论证株洲雨水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株洲市月降雨在50mm以上的月份占75%,其中月降雨在100mm以上的月份占40.9%,并且计算得到该小区可收集的雨水量为9156.9m3。鉴于低影响开发技术有较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文章对其应用着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重现期的增加,低影响开发技术对系统总流量和高峰时刻的流量削减趋势增强,重现期分别为1a、5a和10a的暴雨时,低影响技术对系统流量削减率分别为24.4%、24.81%和25.50%;对系统径流高峰流量削减率分别为21.46%、23.03%和26.62%;2)不同重现期下低影响开发措施对不同污染物量去除程度不一样,但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呈一定的相似性。重现期分别为1a、5a和10a的暴雨时,低影响技术对SS削减率分别为9.46%、11.46%和9.89%;对TN的削减率为14.55%、9.88%和10.01%;对COD削减率分别为7.84%、8.06%和8.33%,3)使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可减小相应子汇水区径流系数,下渗量明显比没有使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增加,增长率分别为56.27%、67.88%和71.13%。最后,根据小区径流水量和入渗情况的模拟,一方面根据入渗量的大小确定小区入渗面积为4083.25㎡,另一方面将降雨量估计法、降雨强度曲线计算法计算得到的蓄水池容积和模拟得到的蓄水池容积对比分析,确定小区蓄水池容积为120m3,并进一步建立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并且通过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做的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雨水利用可以创造3.4元/m3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环境资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