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出版于1931年,是赛珍珠的成名之作,也为她捧回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地》原著在美国出版不久,中国《东方》杂志便开始连载,并被上海、北平等地的八个不同的书局先后出版了8种译本,这在中国的出版史上是不多的。但《大地》刚出版时在中国受到了毁誉参半的命运,评论家们对它做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目前,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心理学、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婚恋模式、宗教学、生育文化、比较文学等角度来进行。该论文不追溯已有的争论,只是想从象征的角度重新来解读《大地》,分析小说中“土地”象征的多重意义,挖掘“土地”这一象征的特征和深层结构,不求有所新建树,但求可以为赛珍珠研究添砖加瓦。
在《大地》中,土地首先是生命的象征,土地为农民提供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来自土地,他们的生命、生存与土地息息相关。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物质来源,更是他们的精神依托,是农民的根。土地是他们考虑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他们决定对人和事物取舍的标准,是支配他们一切行动的强大的内驱力。土地使王龙从一个农民成为了地主,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名声,是他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最高象征。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所带来的巨大财富,王龙家和黄家的兴衰以及地位的互相转换也正好说明了土地是财富的象征。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经历了干旱、洪水、饥荒等自然灾害,两个家族经历了繁荣衰败,肥沃、贫瘠的土地就象征着这两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和衰败苦难。土地的象征意义还可以延伸到道德世界,阿兰等人热爱土地,使王龙致富,是得到称颂的对象;而荷花等人厌恶泥土,使王龙财富丧失,没有得到好的道德评价,与土地关系的亲疏成了衡量人物美丑善恶的一个标准。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使它作为一种情感和生命的依托嵌入农民的灵魂深处,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几乎成为一种无意识和本能,成为一种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土地神就是土地在神灵世界的代言人,农民对土地神的崇拜使土地象征延伸到了神灵世界。
分析上述土地的象征意义,可以发现它们具有浓缩性或多义性、统合性和两极性以及整体性的特征。再把这些象征意义进一步解构开来,就可以得到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生和死、安定和漂泊、贫和富、兴和衰、高尚和低下、美和丑、善和恶、人和神(鬼)。这种对立的二元结构的不断交替重复,就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生命就在这个循环中延续下去。可以说,土地象征不仅是以王龙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的一条生命线,也是组成小说结构的一条生命线,更是这部小说至今为止经久不衰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