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寻常痤疮患者流行病学特征。(2)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鉴定寻常痤疮患者皮损中优势菌种,为优势菌种的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3)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脂内容物菌群多样性特征和结构组成。方法:(1)随机纳入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42例寻常痤疮患者,填写临床病例信息采集登记表,按Pillsbury分类法进行严重程度分度,记录每位患者就诊年龄、初次发病年龄、家族史、职业。(2)采集80例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内容物,分别接种在需氧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获得分离株,经生化鉴定、16s rRNA扩增及测序技术鉴定。(3)采集符合高通量测序标准的30例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30例正常人皮脂内容物,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文库构建,得到优化序列并进行OUT分类、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差异物种统计及群落结构分析。结果:(1)142例寻常痤疮患者中,轻度31例(21.83%),中度83(58.45%),重度28例(19.72%),以中度最为常见。不同性别、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经革兰染色、生化反应,80例寻常痤疮分离得到68例菌株与P.acnes相符,经16S rRNA测序鉴定,80例寻常痤疮患者共分离痤疮丙酸杆菌62株(56%),表皮葡萄球菌24株(22%),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8%),其余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3%)、黄脂杆菌4株(3%)、枯草芽孢杆菌3株(3%)、蜡状芽孢杆菌2株(2%)、山羊葡萄球菌1株(1%)、臭氧单胞菌1株(1%)、地衣芽孢杆菌1株(1%)。测序成功的菌株中,62株分离株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与生化鉴定68例为痤疮丙酸杆菌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通量测序:本实验结果显示30例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30例正常人皮脂内容物标本共得到3811687条有效序列,平均长度414.37bp。门水平上,正常人皮脂内微生物占比最高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百分率为96.95%,其次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相对丰度百分率为2.21%,0.79%及0.04%。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内微生物占比最高为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百分率为39.86%,其次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及梭杆菌门,相对丰度百分率分别为27.29%,25.43%及6.26%。属水平上,正常人皮脂内微生物占比最高为寡养单胞菌属,占比96.83%,其次为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丙酸杆菌属,占比分别为1.2%,0.99%和0.69%。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内微生物占比最高为丙酸杆菌属,占比34.38%,其次为寡养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鲸杆菌属,占比分别为18.52%,22.86%,6.26%。种水平上,正常人痤疮丙酸杆菌相对丰度百分比0.38%,颗粒丙酸杆菌相对丰度百分比0.27%,粘质沙雷氏菌0.06%。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内微生物痤疮丙酸杆菌相对丰度百分比24.37%,不解糖嗜胨菌、颗粒丙酸杆菌、粘质沙雷氏菌相对丰度百分比分别为4.54%,3.85%和2.76%。通过组间的T-test分析,门水平上,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脂内容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拟杆菌门(P<0.05)。属水平上,两组T-test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包括寡养单胞菌属、丙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鲸杆菌属(P<0.05),种水平上,两组T-tes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包括痤疮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鞘氨醇单胞菌、结核棒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淀粉芽孢杆菌(P<0.05)。通过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寻常痤疮患者组与正常人组Observed species、Chao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痤疮患者组与正常人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D_whole_tree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以Weighted Unifrac及Unweighted Unifrac为指标分析寻常痤疮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脂内容物微生物相异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痤疮患者组与正常人组在Clustering图中形成两个明显的簇,微生物的丰度及种类可见显著性差异。Anosim分析群落结构差异性,寻常痤疮皮损与正常人皮脂内容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流行病学调查:寻常痤疮患者按痤疮Pillsbury分类法,以中度最为常见;性别及严重程度不同的痤疮患者初次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2)16S rRNA测序技术与生化鉴定对痤疮丙酸杆菌鉴定一致性高,16S rRNA测序技术能高效、准确鉴定痤疮皮损优势菌—痤疮丙酸杆菌;(3)高通量测序:种水平上,寻常痤疮组与正常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包括痤疮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鞘氨醇单胞菌、结核棒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淀粉芽孢杆菌,这些物种可能为造成寻常痤疮发病的关键微生物。寻常痤疮组及正常人组在菌群丰富度上有差异,在菌群均衡化程度、多样性上不具有差异性;寻常痤疮组及正常人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