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我国西部相对于东部和中部较为贫困,且农村的覆盖面积较广,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素缺乏、产出严重不足,基于上述特点,本文选择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涉及到效率评价,就一定需要运用到效率评价模型。本文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现有研究中利用DEA方法的研究较多,相比较而言,DEA模型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最主要表现在无需设定指标权数,对样本容量的要求也较低。这也是本文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为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搜集了2005-2009年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关的大量的原始数据,为本文的研究做准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归纳,梳理出本文的文献综述。包括教育效率和教育投入产出研究的文献综述、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应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经过对文献综述的总结,发现了前人可贵的研究成果,也看到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所在。然后,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师资力量薄弱,包括教师的数量匮乏、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经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和初中普遍存在资源匮乏现象;财力投入不足,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支出不高,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数据就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地区出现资源冗余而有的地区资源极度匮乏。接着,本文论述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本理论,从它的理论起源到基本特点,从基本思路到一般步骤,系统地讲解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后文的模型运用做好了理论铺垫。接下来,才顺理成章地构建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先是阐述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特点,然后筛选出本文研究对象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包括专任教师数、具有合格学历教师所占比例、生均学校占地面积、生均固定资产值、生均教学实验设备值、生均图书藏量、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产出指标包括在校学生数、毕业学生数、学校数。基于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性,本文将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分为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还需要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检测,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中的KMO-BTS检测方法来测度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测,发现KMO检测值均在0.7以下,即指标数据之间相关性不强,不需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接下来要考虑到每个投入指标对产出结果的影响大小,则要对投入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采取逐一增加投入指标的方法测度其对评价结果效率值影响的大小。最后即可将这些相关性不强的数据带入DEAP2.1软件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效率评价。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分别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进行教育效率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村小学和初中教育进行效率评价,得到各评价单元的效率值,同时也得出了各个单元的产出不足或者投入冗余值,及产出目标和投入目标等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提高教育供给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运行DEAP2.1软件对农村小学和初中教育效率进行评价时,本文选用的是产出角度,意即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产出最大化,同时选取可变规模报酬角度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对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和初中进行了总体效率分析、纯技术效率分析、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分析。在得出了本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的结论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分别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政策层面几个方面来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