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优化了鱼类头肾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并应用多种染色体荧光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与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对其核型、带型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如下:1、按每克鱼体重于胸鳍基部注射8 mg党参的煎汁液/20μg BSA混合液,三针法注射,暂养在25℃水中,按0.5μg/g(鱼体重)的浓度注射秋水仙素,低渗40min,滴片前将固定液换成甲醇/乙酸=2:1的卡诺氏固定液和空气干燥法滴片能让染色体伸展得更长。2、大黄鱼染色体荧光带型分析结果显示:PI着色均匀;DPI染色在NOR区域呈现强荧光,分布于10号染色体(sm/m)的短臂端;DAPI染色呈现明暗交替的带型;DDAPI染色,近着丝粒区域呈现强荧光,其他部分荧光不均匀,但未见重复性好的带纹。雌雄个体中期染色体比较结果初步显示,雄性个体2条10号染色体异形。黄姑鱼染色体荧光带型分析结果显示:PI着色均匀;DPI染色在NOR区域呈现强荧光,分布于1号染色体长臂,距着丝粒1/3臂处;DAPI染色在NOR所在位置呈现阴性带,其余部分着色较均匀;DDAPI染色在各条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及1号染色体的长臂部位NOR区域呈强阳信号。3、大黄鱼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18S rDNA定位10号染色体(sm/m)的短臂端;端粒序列(TTAGGG)_n定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在一对染色体上观察到臂间着丝粒;H-P3K克隆定位于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粒及短臂区域;大黄鱼总DNA为探针作GISH,在着丝粒区域及部分端粒呈强阳性信号;黄姑鱼总DNA为探针作GISH,在着丝粒和端粒区域呈现强阳信号。黄姑鱼染色体FISH结果显示:18S rDNA定位1号染色体长臂间,距着丝粒1/3臂长处,具一强一弱的特点;端粒序列(TTAGGG)_n定位于染色体的端部;H-P3K克隆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大黄鱼总DNA为探针作GISH,在着丝粒和段端粒区域呈强阳性信号,其中1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域呈现超强阳性信号;黄姑鱼总DNA为探针作GISH,在着丝粒区域和部分染色体臂间呈现强阳信号,1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域呈现超强阳性信号,NOR位置呈现亚强阳性信号。4、利用IPP 6.0显示了大黄鱼DAPI荧光强度二维分布与中轴强度谱,以及黄姑鱼GISH荧光强度二维分布与中轴强度谱,基于这些资料排列了大黄鱼和黄姑鱼核型,测量了核型数据。其中,大黄鱼核型公式为2n=2sm+4st+42t;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本研究在大黄鱼和黄姑鱼两物种中得到丰富的染色体形态标志和参数。基于这些数据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首次实现大黄鱼与黄姑鱼染色体准确识别与配对,为深入开展这两种鱼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必要基础。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大黄鱼和黄姑鱼染色体结构部分特征,包括主要rDNA簇的分布、着丝粒序列、异染色质分布、AT/GC富集的分布等;并显示大黄鱼和黄姑鱼间在这几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为分析两物种杂交后代染色体组成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石首鱼科鱼类染色体进化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