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旅游业由以观光型为主向以度假型为主转型,度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滨海地区是度假型旅游的首选地之一,对滨海地区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就成为基础性研究。系统地分析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建立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地研究滨海地区度假旅游发展潜力,对滨海地区度假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我国滨海省份,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条件优越,因此选取山东省滨海34个市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滨海发展度假旅游的适宜性,得出哪些市区县更适合发展滨海度假旅游,可为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在查阅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相关文献并分析滨海度假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滨海度假旅游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计算各滨海市区县准则层即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旅游吸引物得分值以及得分值变化率,借助ArcGIS软件,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准则层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进行时空分析与评价。最后分析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影响因素归纳为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旅游吸引物四个方面,构成滨海度假旅游评价模型的准则层。将准则层分解为分类层16个指标,指标层45个指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2)对山东省滨海34个市区县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旅游吸引物进行时空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趋势上东营区等13个市区县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上升,环翠区等7个市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略显上升。经济环境分析得出,经济环境质量高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经济环境质量低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滨州;变化趋势上,即墨市等8个市区县经济环境上升显著,荣成市等14个市区县经济环境上升较为显著,广饶县等12个市区县经济环境略显上升。社会环境分析得出,社会环境质量高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社会环境质量低的市区县主要集中于滨州;变化趋势上,龙口市等18个市区县社会环境显著上升,环翠区等10个市区县社会环境上升较为显著,东港区等6个市区县社会环境略显上升。旅游吸引物分析得出,旅游吸引物分布呈现两翼不平衡型,黄海沿岸市区县的旅游旅游吸引物质量整体高于渤海沿岸市区县;变化趋势上,黄海沿岸市区县的旅游旅游吸引物提升速度明显快于渤海沿岸市区县。(3)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进行时空分析,依据适宜性得分值将34个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分为4个层级,其中市南区等8个市区县为第一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非常高;市北区等11个市区县为第二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高;李沧区等6个市区县为第三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较高;广饶县等9个市区县为第四层级,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低。依据适宜性得分值变化率,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间变化分析发现,黄岛区等8个滨海市区县度假旅游适宜性显著上升,寿光市等8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较显著上升,沾化区等18个市区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略显上升。(4)结合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度假旅游适宜性的角度,对山东省滨海度假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对于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本文只是进行初步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使滨海度假旅游适宜性时间演变过程的长度和研究的深度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