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东北和黔西北乌蒙山区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东部种群的主要越冬地,贵州草海湿地是黑颈鹤最大的越冬地之一。越冬栖息地是黑颈鹤越冬存活的关键因素,其栖息地包括觅食地与夜栖地,其以夜栖地十分固定和特化。贵州草海毗邻威宁县城,人鸟争地严重,景观格局变化剧烈,生境变化不确定性高,此外,由于规划水位上升、人为干扰加剧等因素影响不断增加,极可能导致黑颈鹤夜栖生境破坏或丧失,尽而影响黑颈鹤越冬存活。为此,为弄清草海黑颈鹤在越冬期对夜栖地的选择机制及其行为规律,促进草海越冬黑颈鹤保育管理,本文运用瞬时扫描行为观察法、样方法等调查方法,对黑颈鹤夜栖地行为和夜栖地生境选择开展了细致研究,结果如下:1.草海黑颈鹤每日清晨飞出夜栖地四处觅食,傍晚陆续飞回,在整个越冬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飞出飞回时间具显著性差异。对7个固定夜栖地的黑颈鹤飞出和飞回夜栖地准确时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越冬不同时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飞回夜栖地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从越冬前期到越冬后期飞出时间在中期迟,晚冬提前(平均时间:7:38,7:45和7:14),而返回夜栖地时间早,飞出夜栖地的平均时间在整个越冬期不断提前(平均时间:17:54,18:07和18:22)。2.黑颈鹤飞出前和飞回后单位时间内的夜栖行为节律亦不同。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节律在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极显著(P<0.01),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亦极显著(P<0.01)。飞出前和飞回后的行为节律模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前期P<0.01;中期P<0.01;后期P<0.01)。黑颈鹤在飞出夜栖地前的80 min内,其行为以保养(34.32%)和休息(32.38%)为主;而飞回夜栖地后的90 min内,以觅食(43.04%)和休息(23.68%)为主。3.日出时刻是影响飞出时间的主要因素(r=0.803,n=72,P<0.01),但日落时刻与飞回时间的线性关系则并不明显(r=0.281,n=63,P<0.01)。日出时间与黑颈鹤飞出夜栖地的时间的差值(Y1)受飞离时的空气湿度(W)的影响,二者成反比,Y1=0.469﹣0.625W,P<0.05。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刻与日落时刻的差值(Y2)受当天平均温度(T)的影响较为显著,Y2=1.231﹣0.107T,P<0.05,当天平均温度越高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间越早,当天平均温度越低,黑颈鹤飞回夜栖地的时间越晚。4.黑颈鹤主要选择能避开人为干扰、且环境视野开阔、植被高度小于5 cm的开阔区域作为夜栖地。利用Person相关性分析、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对黑颈鹤夜栖地74个生境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颈鹤对其中的8个生境因子具有选择性。黑颈鹤夜栖地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stic(P)=1.243-4.105×山体高度+8.397×滩涂植被高度-7.999×样方植被高度+1.584×可视范围面积。夜栖地是黑颈鹤在草海成功越冬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对草海黑颈鹤夜栖地行为节律的观察和夜栖地生境因子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草海黑颈鹤的夜栖行为与生境选择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