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主要指:①HBsAg阳性>6个月,HBeAg阴性;②HBVDNA阳性;③有肝损伤的证据,ALT>1.5×ULN;④肝组织学检查有乙肝相关的炎症坏死;⑤排除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嗜酒、使用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或代谢性肝病等。世界范围内的HBeAg阴性肝炎有约7—30%,亚洲慢性乙肝患者中,HBeAg阴性者日本为19%;中国大陆为21%,台湾为20%,香港为11%;印度为16%。而亚洲慢性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50%存在前C变异。 目前普遍认为,前C区G1896A位点碱基(A83)变异是引起慢性HBeAg阴性肝炎的原因之一。但对前C区G1896A位点碱基(A83)变异引起的慢性HBeAg阴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的意见并不一致。部分学者认为,前C(A83)变异的肝炎病情是加重的,炎症活动很难自行静止,部分学者认为其并不引起病情的加重。对于慢性HBeAg阴性肝炎患者临床无法以HBeAg转阴作为观察疗效和停药时机的指征,常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对慢性HBeAg阴性肝炎临床发病特点、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能为临床进一步合理治疗慢性HBeAg阴性肝炎奠定基础。而寻找其他能够作为HBeAg阴性肝炎患者观察疗效和停药时机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HBsAg是病毒的结构蛋白,很少发生转阴,其血清转换是病毒清除、病情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HBsAg定量与临床相关观察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对HBsAg定量在HBeAg阴性肝炎中作为病情评价指标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一、1686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连续选取我科2000.1.1~2003.12.31住院慢乙肝病人,所有病人具有肝功能及血清肝炎病毒学标志检查结果,排除合并HCV、HDV、HAV、HEV肝炎病毒感染,共1686例病人。按HBeAg阴性肝炎和HBeAg阳性肝炎分组,分别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